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翻译已不再是真空进行的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翻译的“文化转向”从忠于原文转向译文的社会功能。而后殖民主义的翻译研究使译者从“隐身”走向“显身”。在这一背景下,英国翻译研究学者MonaBaker提出的叙事理论将翻译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她认为翻译是传播叙事的过程,该过程不仅仅是译语社会发展的结果,而是译语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部分,它参与了译语社会的构建过程。这里的“叙事”来自于社会学和交际学的理论,它指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故事,是叙事的“泛叙事化”。在这一跨学科的视角下,MonaBaker将叙事理论和翻译研究相结合,揭示了译者在传播原文本叙事过程中的一系列接受和反抗,阐释了他们如何通过强化、弱化以及更改原文本的叙事参与社会现实的建构。
作为晚清时期的著名翻译学家,林纾不忠实原文的翻译方式使他的译作备受争议。尽管已有不少文化学派的学者从社会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影响林纾翻译过程的因素,但是很少人用系统的理论讨论林纾如何通过翻译主动参与社会现实的构建。因此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将以MonaBaker的叙事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从叙事的角度重新解读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的翻译过程。本文将从宏观的社会文化层面和微观的语言层面出发,列举出林纾在翻译《黑奴吁天录》时使用的建构策略,例如时空建构、文本选择建构、标示式建构和人物事件再定位的建构方式,并阐述林纾如何通过这些策略在副文本和文本内部进行干预,将爱国保种的个人叙事通过反奴隶制的原文本叙事得以体现,从而将西方废奴小说重构为爱国政治小说,以此构建晚清时期救国图存、民族独立的社会叙事,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元叙事。
叙事理论与翻译的结合,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视角。通过将叙事理论应用于林纾的翻译研究,我们认识到林纾与他的文本、原作者、社会和占统治地位的叙事之间复杂的、变换的、不断在进行取舍的定位关系,也认识到其翻译作品在政治、社会、文化等实际的或潜在的情形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笔者希望本文能够对与中国语境和中国元素相关的翻译研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