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笔记小说源远流长,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先秦两汉时期。经过漫长的孕育,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笔记小说的第一个高峰;紧随其后的唐宋时期虽然出现了大批文言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大量的志人、志怪等笔记小说作品,但略显沉寂;继之,宋元话本小说兴盛,元明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暨笔记小说又陷入低谷;入清以后,文言短篇小说再度勃兴,又出现了笔记小说的第三次高峰。其中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以下简称《阅微》)可作为清代笔记小说的优秀代表。在笔记小说史上,《阅微》作为一部与六朝笔记相隔千年的文学作品,即使经过作者纪昀刻意仿效,但作品的内容与实质已与六朝笔记小说相去甚远。因此,将《阅微》与六朝笔记进行比较研究,有很现实的学术意义与研究价值。一方面,通过对比二者的异同,可以更加明确二者的差异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丰富二者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笔记小说衍变、发展的脉络,启发我们进一歩探讨影响小说发展的因素,对中国小说的演变、发展有一个更清晰地认识。本文包括绪论、正文(分为六章)、结语三大部分。绪论部分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通过对该选题理由或意义的综述,确定本文的研究价值;二是通过对该选题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的论述,确定本文突破的难题和攻克的难关,及该选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从六个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进行比较:第一章:从创作背景、创作心态方面对作家的情况进行比较,分为六朝时代背景、纪昀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心态比较、纪昀对六朝前贤的接受与焦虑、借“影响的焦虑”解读纪昀创作的个性等五小节。第二章:从题材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文本分析,主要分为博物、世事、神鬼狐、梦境、幽冥、宗教、官场等小节,总结二者的不同内容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反映,探讨其前后的异同与内在的脉络。第三章:从主题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比较,选取二者共有的果报、爱情、复仇等主题,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第四章:利用叙事学的理论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叙事分析,分为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结构三小节,分析二者在叙事方面的异同。第五章:从人物形象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比较,分为人物类型及其分析、人物形象艺术探赜两小节,比较分析二者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第六章:从语言艺术方面对《阅微》与六朝笔记小说进行比较,分为语言艺术的共同之处、语言艺术的差异两节,从而更加明确二者在语言艺术方面的特点。结语部分,通过对正文部分的追述,总结纪昀《阅微》在各个方面对六朝笔记的继承与超越,指出笔记小说前后相继、螺旋发展的事实,及其对进一步釐清笔记小说发展脉络的重要性与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