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中孕育的生命——安德森小说中系列死亡现象之寓意分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gt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德森被誉为“美国现代小说之父”、现代美国文学的先驱者,在安德森作品中死亡现象频繁出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主人翁生命历程,而死亡也逐渐演变成为他一个永恒的主题。本文即是笔者对安德森小说中众死亡现象进行微观分析并从宏观上得出结论所做的一个尝试。 论文首先概述安德森的文学地位、生活背景、以往安德森小说之系列死亡现象所做研究的欠缺以及本文的结构安排。在安德森小说中,他一再将死亡作为主人翁的最终选择和必然的结局。现实生活沉郁幽暗,充满着矛盾、冲突、变异、藩篱、禁忌、憎恨与残酷,现代人的心理饱经挫伤,现代社会畸形病态,一切都最终沉寂于死亡。对安德森小说的研究数不胜数,然而多数是从他笔下畸人的性格成因、文风、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真正从死亡的角度来分析的文章少之又少。以前评论家或是抨击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或是从悲剧的角度来来挖掘死亡背后的社会原因,或是从其美学价值上来分析死亡意象,但总而言之都是从个别人物的死亡着手研究,而未从宏观上对安德森小说之系列死亡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得出一个规律性的总结。 论文的第二部分重点研究安德森两篇颇具代表性的关于死亡的小说,并找出其中内在规律和各自的典型意义。第一篇取自于安德森最负盛名的小说集《小镇畸人》中的《死亡》一文,此时死亡现象在安德森笔下仍停留在个别人物的层面上。论文选择的第二篇是安德森备受关注的名篇《鸡蛋》。此时死亡已经摆脱了个别人物的束缚,上升到群体现象,具有承继性和普遍性。用一个比喻来表述,安德森小说中之系列死亡意象好比是一颗种子,经历了发芽、成长并开花的过程之后终于结出了喜人的果实。 论文的第三部分将挖掘安德森两部名作《林中之死》与《死亡兄弟》中的死亡现象所突现的关于死亡的思考。作者通过对《林中之死》三个不同版本中安德森所作的修改进行对比分析,以及对老妇人这个人物的解刨,发现安德森此时已经在他的小说中完全打破了古往今来作者和读者关于死亡的一致印象,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死亡形象,死亡逐渐演化成为一件具有美和统一的事物。而《死亡兄弟》一文中,死亡也不再是恐怖的代名词,它可以像兄弟一样可亲,像朋友一样有温暖的怀抱,由此小男孩的死亡也被赋予了永恒性和必然性。安德森《林中之死小说集》以《林中之死》为起始篇,以《死亡兄弟》为结束篇,其实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也意味着安德森对于死亡主题的探讨上升到了最高点。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作者是从整体上对安德森系列小说自成一统的死亡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分析由个别情况而见一般情况,从而揭示了安德森小说中死亡不仅只限于个别的、暂时的现象,而是逐渐上升到一个群体的、永恒的,且有不可逆转的必然性的现象。 论文最后将重点探讨安德森小说之系列死亡现象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对死亡的高度关注贯穿了安德森创作生涯的始终,他通过对死亡的艺术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人生与未来的关注和思考。安德森写死亡之意未必在于死亡本身,他描写死亡是为了服务于生活。在孤独、无序、变异的现代社会,死亡未必是恐惧的代名词,它可以被作为一种存留人生价值的载体,帮助人们寻求一种避免在人格的沦丧、价值观的丧失的情况下虽生犹死的生存状态。
其他文献
《一座城市的传记》是沙特阿拉伯作家阿卜杜·拉赫曼·穆尼夫所作的关于40年代安曼历史的小说体城市传记,该书于1994年正式出版。作品记录了在穆尼夫的记忆中40年代安曼的历史
21世纪全球许多国家都步入了老龄社会。积极应对老龄化进程加快对老年人自身及其家庭以及社会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在面对的严峻课题。日本是当今世界上人口老
译者和翻译理论家历来都无法在翻译标准上达成一致。上世纪九十年代,翻译理论界的文化学派明确提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一研究新方向极大地拓展了译者和理论家的研究
有关英语阅读测试形式的效度问题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英语测试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究竟哪一种测试形式能最有效地测试出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却众说纷纭。既然阅读在英语
近几年来,随着后殖民理论影响的扩大,尤其是后殖民翻译理论兴起,文学翻译中的杂合问题逐渐引起了翻译理论界的注意。中西方的许多翻译学家也纷纷对杂合翻译展开了各种各样的
二战后,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并且广泛地参与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在这场“全球结社革命”浪潮的推动下,非政府组织开始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