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为研究对象,以辩证的角度来看待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和谐意识。通过对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和谐相处的分析,从而探究和谐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谐是基于不和谐的基础之上,和谐包容了矛盾和协调,通过对矛盾的协调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以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立足点来论证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时期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全文除绪论外,分为六个大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文化产生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一方面论证了自然是文化产生的源泉;另一方面也指出自然环境于人类生存的不利影响。在这样的矛盾状态下,西南少数民族进行了选择,以趋利避害的原则进行了选择。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协调了自然环境中于人类生存的不和谐因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部分:承接上一部分,具体以西南少数民族建筑形式为例来说明人们对自然的调适。通过建筑人们走出完全依赖自然的状态,通过建筑,协调了人与自然,进而是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一个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过程。
第三部分:论证人口的压力导致农耕生产方式的出现。西南少数民族依据自身的生存环境也形成了各自的良性循环生产方式。然而在新的发展时期,这些生产方式都受到了挑战。新的矛盾开始出现。
第四部分:社会关系。私有制及个体家庭的出现,使群体中人们的利益矛盾冲突凸现。西南各少数民族的社会机制及人的社会化方式,很好的协调了人与社会群体的关系,维持了当地社会的有序运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
第五部分:人际关系。从西南少数民族的一些神话、史诗中,可以看到人性的不断完善过程。随着人类活动、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为使人们和睦相处而形成了许多交往礼节、行为规范。从亲情、爱情、友情三个方面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中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六部分:人与神的关系。在自然环境及生存发展的压力下产生了神的观念。而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又形成了人神共处的和谐局面,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相互交织,形成了人们内心的祥和状态。同时,神的信仰为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结语部分,总结全文。不和谐是绝对的,和谐是相对的。从不和谐到和谐到新的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人类文化就是在对和谐追求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不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