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太空足迹逐渐向远离地球的浩瀚空间蔓延。借助先进的航天飞机、火箭、空间站等宇航装备,载人航天已经成为太空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其中微重力伴随整个航天旅程,长时间会导致宇航员骨质流失、肌肉萎缩及心血管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宇航员的探索活动及空间生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现代航天医学研究表明在太空中开展锻炼是抵消和减缓微重力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有效手段。因此,开发适用于太空微重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宇航员康复训练机器人技术研究(6117512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人类的太空足迹逐渐向远离地球的浩瀚空间蔓延。借助先进的航天飞机、火箭、空间站等宇航装备,载人航天已经成为太空科学探索的重要手段。其中微重力伴随整个航天旅程,长时间会导致宇航员骨质流失、肌肉萎缩及心血管功能下降,严重影响宇航员的探索活动及空间生活,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现代航天医学研究表明在太空中开展锻炼是抵消和减缓微重力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有效手段。因此,开发适用于太空微重力环境,具有多种锻炼模式,且体积小、重量轻的宇航员在轨锻炼机器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对于提高载人航天过程中宇航员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顺利完成太空探索任务具有积极作用,同时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空间探索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微重力环境的宇航员康复训练机器人技术研究(61175128)的资助下,针对如何利用机器人技术辅助宇航员在太空开展多模式锻炼,保持宇航员骨肌及心血管健康的问题,在机器人结构、构型、控制方案,步态约束机构的优化及分析,人机系统动力学分析,卧推和深蹲锻炼的肌肉力及关节支反力分析,机器人柔索拉力分配及安全保护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入的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明确机器人设计要求,提出机器人结构、构型及控制方案。综述目前国际空间站及我国空间站中在役及在研的相关锻炼设备,通过锻炼模式,负载的可调节性,用户友好性,安全保护,设备体积、重量、成本和能效等10项指标对锻炼设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太空环境及空间站的特殊性以及宇航员锻炼的需求,并依据航天医学理论,确定机器人的设计要求,提出一种占用空间小,基于模块化柔索驱动的宇航员在轨多模式锻炼机器人方案,并对机器人构型及工作空间进行分析,阐述机器人构型特点及工作原理,设计机器人的总体控制系统及控制流程。确定最优步态约束机构及其调节方案,建立人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人体运动信息采集系统对健康人体的步态规律进行采集,通过人体下肢数学模型获得9组不同身高人群步行过程中的踝关节轨迹。利用闭环矢量法,分别建立4连杆机构,6连杆机构及Jansen机构的末端轨迹数学模型。提出一种步态约束机构优化策略,确定优化目标函及最终评价指标。利用Matlab对3种步态约束机构分别针对9组踝关节轨迹进行优化,获得每个步态约束机构分别在可调参个数为1,2,3个时的末端轨迹,并对比3种步态约束机构在相同可调参个数下的末端轨迹,确定最优步态约束机构及调节方案,并确定相关调节参数。建立人机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训练过程中关节支反力、扭矩及人机间接触力。分析卧推及深蹲锻炼过程中的肌肉力及关节支反力,确定合理负载力加载规律,减小锻炼过程中关节受力,降低宇航员受伤风险。首先,提出卧推和深蹲锻炼的刚体简化模型,采用拉格朗日法分别建立两种锻炼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人体上、下肢的肌肉力和关节转矩的数学模型,确定卧推及深蹲锻炼的优化约束条件。其次,提出基于Radau伪谱法的冗余肌肉力及关节支反力的优化分析策略,确定优化目标函数。然后,对比分析重力及微重力环境下的卧推及深蹲锻炼过程中的肌肉力和关节支反力。最后,提出卧推及深蹲锻炼的负载力规划函数,在保证宇航员锻炼效率的前提下,减小锻炼过程中的关节支反力,降低宇航员的受伤风险。针对机器人柔索拉力分配和安全保护策略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提出有杠铃杆参与锻炼的柔索拉力分配模型,以及基于柔索拉力方差最小的无杠铃杆参与锻炼的柔索拉力分配模型。其次,设计安全保护策略,分别提出有、无杠铃杆参与锻炼的加载点理想工作空间及安全工作空间,对宇航员的锻炼状态进行监测,当加载点偏离理想工作间时,能够及时进行调整或停车保护宇航员,降低锻炼过程中受伤的风险。最后,利用Matlab/Simscape搭建机器人系统,验证柔索拉力分配模型的准确性及安全保护策略的有效性。最后,研制宇航员在轨多模式锻炼机器人实验样机,进行样机性能实验研究及人机锻炼实验研究。介绍机器人各组成部分和控制系统。利用d SPACE硬件在环路仿真系统进行实验研究,主要包括:有杠铃杆加载实验、无杠铃杆加载实验、有杠铃杆安全保护实验、无杠铃杆安全保护实验、深蹲及跑步锻炼实验研究。验证了机器人结构及构型的合理性,柔索拉力分配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安全保护策略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宇航员在轨多模式锻炼机器人能够有效的辅助宇航员在太空中开展锻炼,并能够保护宇航员锻炼过程中的安全。
其他文献
刑法作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系性的追求是刑法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当然命题。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刑法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刑法的系统性演化就是刑法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相互作用中所发生的变化——选择——稳定的循环过程。该演化过程必然受到其他社会系统(文化、道德、伦理等)及法律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宪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影响,理顺刑法系统与社会系统及法律系统内部其他子系统的关系,是刑法研究与实践的必然命题
公共艺术是指陈列于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公共艺术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塑造城市形象,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城市规划和公共财政资助是公共艺术运作中的核心要素。因此,公共艺术从资金投入、创作过程到日后维护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保护。美国是公共艺术立法最早的国家之一,因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各州和地方以自身的政治经济为考量,产生了丰富的公共艺术制度和实践经验。论文是以从美国的罗斯
电液伺服振动台作为重要的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和桥梁建筑等工业领域,主要用以模拟设备正常工作时所经历的振动环境,以及验证设备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与现场测试相比,实验室条件下设备的振动台模拟测试具有可重复性、低成本和安全性等优点。电液伺服振动台执行机构的精确加载是确保参考信号准确复现的重要条件,但是系统固有的非线性因素以及试验对象自身的特性,使得执行机构的精确控制变得十分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和我国之前提出的民生财政的要求不谋而合。如何在民生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提高财政支出质量来促进居民消费以达到增进民生福祉的目标,是本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有研究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的文献多是从定性或是宏观角度,由于缺失变量或是数据量较少等原因使得研究结论的可信度不高。针对这些不足,本文做了两项改进:一是将财政支出的范围限定在了财政民生支出
载人航天不仅仅可以扩大人类活动范围,而且是对太空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手段,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政治等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所以世界各国对其都很重视。然而,空间站上的微重力环境与地球上的重力环境有很大不同,虽然物体没有重力,但是物体的惯性力依然存在,这将给习惯于重力环境中生活的航天员在空间站上带来一定的操作危险性。为此,需要在地面上对航天员进行微重力操作训练使其提前适应空间站上的环境。微重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许多工程应用中对隔振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潜艇声隐中的低频振动隔离、精密仪器的环境微振动隔离、航天器发射过程中的多工况隔振等。常规的被动隔振技术在低频段的隔振性能较差,不能满足高规格的应用需求;主动隔振技术的宽频隔振性能较好,但是能耗较大、控制较为复杂。因此,研发一种新型隔振技术以提升低频隔振性能与系统自适应性,并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局限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
在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中,水下生产系统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的主流模式。水下控制模块(SCM)作为水下生产系统的大脑,负责控制和监测水下生产系统,是保证水下油气资源安全、稳定、可靠开采的重要装备之一。目前,SCM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欧美发达国家垄断,国内对于SCM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水下生产系统的建设仍然依赖于国外产品。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由浅水逐步走向深水,掌握水下生产系统控制模块的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
生物凝胶类仿生人工肌肉是一种电致动聚合物,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产生可逆的弯曲偏转和输出力,并可等温地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由于它具有变形量大、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质量轻、无噪音和成本低等优点,现已成为了国内外科技创新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仿生人工肌肉的制备材料,大多为人工合成而鲜有人采用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生物相容性好且可生物降解。此外,仿生人工肌肉在电致动位移及其力输出的过程中,存在着周期性震颤
随着机器人开发的不断深入以及特殊聚合体材料和智能材料的诞生,作为机器人和智能机械系统驱动关键的人工肌肉已成为仿生领域的研究重点。作为近年来快速兴起的新型智能材料,仿生人工肌肉是新时代广大学者的宠儿,且在微型机器人、医疗、航空设备等领域存在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研究发现,仿生人工肌肉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服务于实际的需要,毫牛级的输出力大大限制了仿生人工肌肉的应用。另外,凝胶聚合物仿生人工肌肉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