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以《吾国与吾民》为个案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unm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无疑是最活跃的因素。但是纵观几千年的翻译史,可以发现,译者的身份在传统的翻译研究中被忽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人们既不赞同译者主体性的存在也不鼓励其发展。为了避免被说成是原文的背叛者,译者往往在翻译过程中压抑着自己的主体性创新。   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尤其在“文化转向”以来,人们渐渐地意识到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译者的身份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们的关注。近几年来,从不同角度对译者主体性所做的研究也在呈一个上升的趋势。当然,中国的翻译界也不例外,有关译者主体性研究的文章也像雨后春笋般地呈现于学术界。在中国,有很多翻译家翻译的作品可以用来作为研究译者主体性的分析材料,翻译家林语堂就是其中的一个。   众所周知,林语堂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和翻译家。尤其他的翻译作品可以说是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他的翻译策略、心理历程和观念模式都值得人们去参考、研究和学习。近年来,虽然林语堂译者主体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有关他这方面的研究比起有关其他翻译家的译者主体性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有关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其对沈复的《浮生六记》的翻译之上。因此,本文作者意图扩大有关林语堂的研究范围,开始尝试以《吾国于吾民》为个案去分析他的译者主体性,旨在分析此书中被林语堂摘录并翻译的部分。林语堂的译者主体性在这些翻泽的部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实际上,《吾国于吾民》是林语堂的一部英文著作,但是在本书中,林语堂借用并编写了许多其他人的东西,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林语堂把本书中的引用部分变成英语的行为实际上就是翻译,或者至少是编译。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林语堂自由地并且灵活地翻译了他摘取的材料。在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下,林语堂所采用的翻译方法是无固定章法的。   本论文首先阐述了译者的身份、译者主体性的显形及译者主体性在原文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标准、文化意识及编译等上面的彰显。并且,通过把译者主体性和林语堂的翻译经历、翻译理论等结合起来,本文作者明确地研究分析了林语堂主体性在其原文选择、翻译策略、直译和意译的翻译方法以及对某些引文的编译等上面的体现。以林语堂作品《吾国与吾民》作为案例分析,论文作者详尽地分析了林语堂译者主体性在其对中文的引文、文化词语、成语以及中国古诗的翻译上的体现。   从以上分析来看,本文作者就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研究得到三个方面的启示。   一、译者主体性几乎体现在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个人观点、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先前常识等会不自觉地对译文造成一定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加入到译文中。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选择、操控,再创造,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方法等上面。   二、通过对林语堂著作《吾国与吾民》中翻译部分的个案分析,可以见得,在归化、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下,林语堂的翻译方法是灵活多变的:直译、意译、音译、编译和补偿等翻译方法互相交替地使用着。在翻译过程中,林语堂不仅成功地保持了中国特有的异域风情,而且还使得他的译文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   三、通过以《吾国与吾民》这本书做为案例分析,可以肯定地说,林语堂的英语作品像《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生活的艺术》以及其它的英文著作都可以用来作为研究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对象,因为书中的翻译部分可以作为学者们研究林语堂译者主体性的很好的材料。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每天在世界各地都在举行各种商务会议。商务会议吸引了各个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注意,其中也包括英语语言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多模态话语分析正成
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是翻译研究的焦点之一,也是翻译诗学的核心问题之一。翻译研究的诗学视野关注文学作品的诗学敏感性和技术化语言的结合,这一视野通常促使研究者越过“转换
托马斯·坎皮恩生活在文坛鼎盛、全盘文化都活跃的文艺复兴时期,他是纯粹艺术的化身,集诗人、作曲家、文学和音乐理论家为一身,他对英国文学的贡献是无可否认的。因此,本文致
布赖恩·卡斯特罗是澳大利亚文坛卓越的作家。他的成名作《漂泊的鸟》一经出版便为他赢得广泛赞誉。卡斯特罗旋即成为澳大利亚文坛一颗璀璨的新星,受到评论界和读者们越来越
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在西方曾轰动一时,他向西方世界呈现了一个世外桃源般的中国。无论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都趋之若鹜,坐落于青藏高原的中国西藏瞬间变成一个充满
全球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保持高校的长久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北京的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化资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