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胰腺疾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目的:本课题组前期的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胰腺癌患者与胰腺良性肿瘤,慢性胰腺炎与正常胰腺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探究胰腺癌的发病机制,为胰腺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提供导向。方法:通过本课题组前期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得出的数据,结合Uni Prot数据库筛除反库、污染库、无定量值蛋白。使用R软件对上述每组的差异蛋白分别进行GO和Pathway的分析,通过交互基因检索工具的数据库构建PPI网络,结合Cytoscape处理模块,统计蛋白Z-score。结果:筛出匹配蛋白3927个,胰腺癌组差异蛋白有258个,上调203个,下调55个,功能基因涉及106个相关term;良性胰腺肿瘤组差异蛋白有72个,上调60个,下调12个,功能基因涉及涉及70个相关term;慢性胰腺炎组差异蛋白有205个,上调161个,下调44个,功能基因涉及涉及106个相关term。结论:本文从生物信息学方向寻找胰腺癌、良性胰腺肿瘤、慢性胰腺炎的相干蛋白,鉴定了这些胰腺疾病在分子水平的差异表达和功能特征,为胰腺疾病的治疗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第二部分:胰腺导管腺癌中BCLAF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目的:探究BCLAF1蛋白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7例配对的PDAC以及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BCLAF1蛋白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8例配对的PDAC以及癌旁组织中BCLAF1蛋白的表达水平。胰腺导管腺癌CFPAC-1细胞中敲低BCLAF1表达后,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胰腺导管腺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AF1主要表达于PDAC导管细胞的细胞核中,PDAC组BCLAF1阳性表达的有54例(80.59%),高于癌旁组织(35.82%),统计学意义显著(χ~2=27.610,P<0.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PDAC中BCLAF1蛋白含量高于癌旁组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腺导管腺癌细胞中敲低BCLAF1表达后明显抑制胰腺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力。BCLAF1在胰腺导管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和预后情况等临床生物学特征显著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BCLAF1高表达生存时间比BCLAF1低表达生存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19,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BCLAF1和TNM分期是影响胰腺导管腺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BCLAF1在胰腺导管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的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和预后情况等临床生物学特征显著相关。其检测对PDAC病人的病情评估有一定意义。敲低BCLAF1表达后明显抑制胰腺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同时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