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現代簡化漢字“启”對應的繁體字有三個:啟、启、晵,《說文解字》將它們分列在不同的部首下,意義也截然不同。“啟”在攵部,意為“教也”;“启”在口部,意為“開也”;“晵”在日部,意為“雨而晝夝也”。然而商代文字中“启”的相關字形有六種,分別為“(?)”、“(?)”、“(?)”、“(晵)”、“(启)”、“(?)”,這些字形所承擔的詞義並非完全相同,它們之間存在異體分工的關係,從字用上看,“(?)”是此時使用的主要形體。西周文字中“启”僅剩“(?)”形,其詞義也較為單一,表“啓發、教化”義,過去認為是“启”異體的“(?)”、“(?)(啟)”、“(?)(啔)”其實都是“肇”的異體字。到了戰國文字中,受強勢部件影響,“(?)”在形體上被“啟”同化,其所承擔的意義也被“啟”兼併,曾經作為“肇”異體之一的“啟”一躍成“启”的通用字形,此時“启”才在詞義上開始表“開始”義。本文試圖結合出土文獻材料描寫“启”在古文字中的字形和詞義演變軌跡。本文共分四章,分別是:第一章:商代文字中“启”的形義關係。討論了“启”的六種字形在商代文字中的用法以及使用頻率問題。第二章:西周文字中“启”的形義關係。討論了西周文字中“启”的形體和使用情況,對西周文字中“啟”與“肇”的形體進行辨析。第三章:戰國文字中“启”的形義關係。討論了戰國簡中“启”的形體和用法,并探討了“启”的“開始”義的由來。第四章:古文字階段“启”的形義演變綜論。總結了古文字階段“启”的字形和用法,繪出了其形體和詞義演變的軌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