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栓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由于临床所使用的溶栓药物存在对纤维蛋白的特异性不高,半衰期短,且患者们服用药物后会伴有内出血危险等缺点,安全高效低毒的溶栓药物是研究者们聚焦的焦点。目前天然来源的溶栓活性物质的研究已经成为开发未来溶栓药物的重要趋势之一。海洋微生物来源的小分子纤溶活性化合物跟传统的一些溶栓药物相比,具有安全性好、成本低、来源丰富等优点,极有可能开发为新一代的溶栓剂。本文研究了长孢葡萄穗霉菌FG216(Stachybotrys longispora FG216)产纤溶活性化合物 FGFC1(fungi fibrinolytic compound1,FGFC1)的溶栓效果以及对纤维蛋白活性的影响,在小鼠机体进行一般药理学研究,还对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在Caco-2细胞中转运特性的研究,最后进行活性化合物FGFC1毒理学的研究。 第一章综述了血栓疾病主要对人类健康产生的威胁,包括哺乳动物机体血栓形成的基本机制,以及在血液中血栓形成的几大重要因素,包括血小板、血管因素、血液性质、血流流变等。目前溶栓药物在经历了三代溶栓药物的研究后,天然来源的溶栓药物越发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例如葡激酶,三七、冬虫夏草等。在溶栓药物研究中,药效学和毒理学作为重要的研究手段以及涉及到的常规研究方法。本研究拟对本实验室自舟山群岛海域海水中分离得到的一株产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的长孢葡萄穗霉菌FG216的溶血栓作用、纤维蛋白活性测定、一般药理学研究、转运特性研究及毒理学研究,以确定FGFC1的药效以及对机体毒理作用,为今后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临床进一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研究纤溶化合物FGFC1溶血栓药效作用。基于体外纤溶实验和体内溶血栓实验来综合评价FGFC1的溶栓作用。体外纤溶实验的结果表明,FGFC1在纤维蛋白平板反应体系随着浓度从5μmol/L增加到50μmol/L,用荧光值评价的纤维蛋白的降解数量也在增加,添加5μmol/L以上FGFC1反应体系纤维蛋白降解数量能达到或超过阳性对照pro-uPA5 mmol/L的纤溶程度。在急性大鼠肺血栓栓塞模型中,肺组织切片图结果表明添加FGFC1的剂量达到5mg/kgbw可产生溶栓效果,同时观察到FGFC1与pro-u-PA具有相同的溶栓效果。 第三章研究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对大鼠纤维蛋白活性的影响。研究对象Wistar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FGFC1后,采用加钙法检测血液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ISA试剂盒检测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的含量,数据统计分析后表明FGFC1处理30min和120min后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被缩短了32S-44S,FGFC1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别(p<0.05),表明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提高了大鼠血浆中的纤溶活性。血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FGFC1的剂量分别为5mg/kg.bw、10mg/kg.bw和25mg/kg.bw时与对照组相比较,在30min和120 min,均表现出p>0.05,没有出现显著性差异,阳性对照组氯吡格雷硫酸盐和scu-PA产生了显著性差异。 第四章研究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在研究药物在治疗范围内或治疗范围以上剂量时是否存在潜在的不期望出现的会对机体生理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本研究中主要通过观察受试药物FGFC1对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心血管指数和动物体重变化的影响,来评价FGFC1对于人的病理生理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FGFC1(10、19、38、75、150、300kg/mg)对于呼吸系统的观察,心血管系统无出现异常现象,对于运动系统(除10 kg/mg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运动系统的损伤。对于神经系统,除动物出现痛觉反应降低外,其他方面均无任何影响。感觉系统中,FGFC1对小鼠胃肠道系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FGFC1对小鼠体重增加有抑制作用,对于心血管指数无影响。 第五章研究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在Caco-2细胞模型中吸收和转运特性的研究。采用在Transwell板上培养Caco-2细胞,分别在绒毛面(BL侧)和基底面(AP侧)添加受试药物FGFC1,观察其排比、总回收率和表观渗透系数评价小分子化合物FGFC1的吸收和转运特性。实验结果表明FGFC1对照品非诺特罗(Fenoterol)、普萘洛尔(Propranolol)和地高辛(Digoxin)相比,显示较低的表观渗透系数,外排比超过1.5,在转运液HBSS中可稳定存在,可能存在外排蛋白机制。 第六章研究纤溶活性化合物FGFC1的毒理学特性。主要包括两急性毒理学和遗传毒理学两方面的内容,急性毒理学以啮齿动物为实验对象,注射 FGFC1药物后观察并记录脏器和体重的变化。结果表明纤溶化合物FGFC1对各脏器无明显病变,且在7d后到14d对体重有所增加的现象。遗传毒理学试验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GFC1在遗传毒性的研究中也没有出现致突变、染色体致畸、微核致畸等现象,可视为较为安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