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日益增长的创新人才需要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把对学习环境的研究转向网络。以线上学习平台为依托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因此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网络学习共同体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把关注共同主题的人聚集在一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之间的学习交流。对于大学生来说,在课外参与各类网络学习社区是完善自我,追求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但是反观当前各类学习社区,普遍存在着社区活力低,黏性机制差等问题。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探究大学生在参与网上群体时的动力来源及其运行机制,提出相应策略来提高成员在网络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活跃程度,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个性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消极现状,推动共同体的发展。本研究面向大学生群体,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例,借助于网络技术平台和网络公共服务、资源,对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展开了理论层面的模型构建研究和实践层面的应用效果研究。本研究以群体动力学的理论框架和动力机制为依据,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研究切入点。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梳理。首先,详细阐述了“网络学习共同体”与“群体动力理论”的概念、内涵,梳理了以“群体动力”和“网络学习共同体”同时作为关键词的国内外文献,明确了二者的研究契合点并提出本研究的研究课题。其次详细阐述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指导的分布式认知理论与学习生态理论及其对本研究的启示,为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2、分析了群体动力理论视角下研究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适切性以及群体动力的视角下大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与特征。3、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的构建及其支撑平台的设计开发。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为指导,以网络学习共同体构成要素和构建流程为基础,设计了基于群体动力机制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理论模型,同时对理论模型的动力机制和动力保障策略进行了论述。接着,将理论模型转化为实践模型,并运用织梦内容管理系统和辅助软件开发了实践平台。4、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及模型有效性分析。在以理论模型为依据开发的“大学生网络学习社区”中开展学习活动,并检验学习效果。在群体动力学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在理论层面构建了有利于促进群体知识共享,发挥群体积极作用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理论模型,在实践层面依照理论模型设计开发了符合其理念的学习实践平台并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实践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开发的平台是有效的。介于时间问题和个人能力水平不足,所设计的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和平台虽然能够基本实现最初的研究理念和意图,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足。例如理论剖析不够,构建的模型不够完美;学习平台功能还需进一步扩展。未来的研究工作将围绕研究不足开展,以提高模型的适用性和平台的完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