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并且储能和逆变状态可自由切换的双向储能逆变器作为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们对其展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能实现能量双向流动、并且储能和逆变状态可自由切换的双向储能逆变器作为微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足够的重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们对其展开了研究。本文针对微网中的双向储能逆变器,为了解决能量流向自由切换的问题,从动态响应性能和稳定性两个方面对双向储能逆变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和切换方法展开了研究。首先以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为目标,对三相双向储能逆变器系统建模,搭建了同步旋转坐标轴下的系统模型,并提出一种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调制波的产生方法。其次对电流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研究,采用双环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对相应的内外环进行设计。考虑模式切换过程中内环电流的变换趋势以及内环必需的快速跟随性,对内环传递函数的斜坡响应进行了重点研究,得到内环响应的性能指标与滤波电感取值、PI调节器参数取值之间的关系,为滤波电感取值、PI调节器参数等的改进提供了依据。此外,亦从频域分析的角度验证了所设计的内外环的稳定性。然后结合双向储能逆变器交直流侧的电压电流特性以及对内外环控制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变功率和变直流电动势两种双向储能逆变器的储能逆变模式切换方法,并在MATLAB中搭建模型对两种切换方法分别进行仿真验证。仿真波形表明变功率的切换方法切换较平滑,切换过程缓慢;而变直流电动势的切换方法虽然切换过程有超调,但是切换很快速,两种方法都能实现对双向储能逆变器的模式切换控制。最后为了验证所研制的双向储能逆变器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以及所提出的两种模式切换方法,以TMS320F2812为主控芯片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了储能、逆变的单独实验,并对变电动势的切换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制的双向储能逆变器能够以满功率因数分别稳定运行于储能、逆变两种模式,即可以实现能量双向流动,为模式切换方法的验证实验提供了实验基础。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变电动势的切换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储能、逆变模式的快速平滑切换。
其他文献
补料分批发酵是目前发酵工业中最流行的发酵方式,在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基质或营养物通过间歇或连续的方式加入发酵液中。补料速率的控制对于发酵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工
红外引导头可以完成目标检测与跟踪的任务,能够在夜间工作,在侦察、搜索、预警及成像制导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际使用时,人们期望系统能够在尽可能远的距离尽早的发现目标,以便
在采用矢量控制的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系统中,为了获得转速进行系统闭环控制,通常需要采用速度传感器等装置来测量电机实际转速。无速度传感器可以克服速度传感器由于安装不便以及在出现故障时整个调速系统受到影响甚至无法工作等缺点,因此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算法是各国学者最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转速信息的准确辨识是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的核心,也是矢量控制系统磁场定向的基础。现有的无速度传感器转速估计方法中以
随着现代工业过程复杂性的不断增加,有效的过程监测和诊断手段对于保证工业设备的安全运行、提升产品的质量、提高产品的利润以及促进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由于传感器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工业数据被采集,这促使了过去十几年来基于数据的工业过程监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尽管如此,基于数据驱动的工业监测技术仍有许多不足。因此,本文针对工业过程中数据的动态性、不确定性、非线性等复杂特性,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
科技飞速发展,电磁设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也造成电磁环境日趋恶劣。如何对电磁环境进行有效地监测,并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分析并加以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大部分电
风能和太阳能这两种常用的新能源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风能和太阳能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很大,它们在应用的时候就有了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风能和太阳能具有天然的互补性,风光互补系统可以利用这种天然的互补性,因此本文对于风光互补系统进行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微网的风光互补系统的系统原理和方案的分析,从功率控制的角度分析整个系统的功率平衡,并对功率控制的算法进行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工
本系统是在绵阳某大型企业研究企业的能源调度管理信息在企业日常事务中的作用和意义为基础开发的一套符合其需求的能源调度管理信息系统。本文从能源和能源的重要性的角度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滤波技术在近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系统模型的复杂、干扰的多样性的影响,非线性非高斯系统模型滤波问题仍然是研究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挑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移动流媒体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种类繁多的移动视频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也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给无线网络带来了很大压力,
在智能视频监控中,场景建模和修复是目标检测和场景理解的核心内容。计算机视觉科技的进步使得背景建模的算法日臻成熟,对于普通场景中的前景物体变化都能做到较为准确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