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2006-2015年无锡市梅毒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梅毒的预防控制对策,为科学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对无锡市2006-2015年梅毒报告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分析,采用Excel 2007录入数据,使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报告发病率、构成比、年均增长率或减少率、趋势卡方检验等,所有统计学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定义为P<0.05。结果1、2006-2015年无锡市累计报告梅毒患者2321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9.55/10万。2006年至2009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29.79/10万上升至2009年的68.06/10万;之后呈下降趋势,由2009年的68.06/10万下降到2014年的38.79/10万。2、一期、二期、三期、隐性和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79/10万、17.74/10万、0.18/10万、16.79/10万和1.05/10万,一期、二期和隐性梅毒报告发病率较高。十年间,各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变化趋势不同。一期、二期和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06-2015年隐性梅毒报告数年均增长率为16.72%,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1)。3、全市各个市县、(区)均有发病。梅毒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崇安(76.26/10万)、北塘(58.98/10万)和锡山(58.93/10万)。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4、2006-2015年梅毒总报告发病率男性和女性分别为50.39/10万和48.73/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期梅毒发病率的比较中,一期梅毒和胎传梅毒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P值均<0.05)),隐性梅毒女性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男女报告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5、2006-2015年梅毒报告年龄集中在15-64周岁占到报告总数的89.33%,55~64岁组和65~组,梅毒报告病例数构成比逐年升高,分别由2006年的7.84%和5.35%上升到2015年的13.22%和17.22%。55岁以上年龄组近十年来发病构成比呈上升趋势(P<0.001)。6、2006-2015年无锡市梅毒的报告病例中发病数以农民最高,共5525例(占23.80%),其次为家务及待业5076例(占21.87%)和工人3362例(占14.4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发病构成高于初中以上文化程度。7、对无锡市2006-2015年梅毒报告病例数进行季节性分解的季节性因素分析,梅毒发病季节性周期为一年,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出现,其中1、2、4、10、11、12月份发病例数较低,3、5、6、7、8、9月梅毒发病数较高,季节性特征较明显,每年2月份左右为发病最低谷,然后开始上升,上升过程中的3月份出现一次微小波动,在6-8月份到达第一次发病高峰,其后病例数开始下降到发病低谷。结论十年间无锡市梅毒报告发病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老年人群病例报告数逐年增多。无锡市梅毒防治的重点人群是青壮年和外地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的高危人群也是梅毒防治的重点人群,继续在医疗机构加强梅毒筛查是当前梅毒防控工作的重要手段。无锡市需加强孕产妇梅毒筛查,做好母婴阻断工作,有效降低胎传梅毒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