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交游是人生重要的一环,苏轼作为北宋名士,有着丰富且坎坷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性喜交游,其交游活动是时代的缩影。熙宁二年到元丰二年,正值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这次变法直接影响了苏轼的交游圈,变法下的“文字狱”也改变了苏轼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心态,而交游对文学的影响又是全方面的,所以对苏轼交游圈的研究不仅能对苏轼思想变化和人格魅力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其文学创作历程也可以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本文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王安石变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的简单概述以及苏轼在变法中立场的阐述。其中苏轼的立场具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游是人生重要的一环,苏轼作为北宋名士,有着丰富且坎坷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性喜交游,其交游活动是时代的缩影。熙宁二年到元丰二年,正值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这次变法直接影响了苏轼的交游圈,变法下的“文字狱”也改变了苏轼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心态,而交游对文学的影响又是全方面的,所以对苏轼交游圈的研究不仅能对苏轼思想变化和人格魅力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其文学创作历程也可以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本文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王安石变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的简单概述以及苏轼在变法中立场的阐述。其中苏轼的立场具有复杂性,这源于苏轼的政治思想背景,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苏轼的个性特点以及苏轼的阶级立场等多方面因素。
第二部分是论述苏轼与变法派的交游,主要从苏轼和变法主导者王安石的交游,苏轼与变法人士的不友善之交,苏轼与变法派中的善交三方面论述。苏轼与王安石政治上争锋相对,文学上惺惺相惜;苏轼对于变法派中一些德行有缺憾之人是十分不耻的,所以有诗文直接显露地加以讽刺,而与章惇、曾布、林希等人在熙宁间的善交,也能看出苏轼交游过程中的“赤子之心”。
第三部分是论述苏轼与保守派的交游,也是本文重点。既有政坛前辈,也有上官同僚和亲属知己,更有方外人士之间的交游,其中与政坛前辈的交往直接影响苏轼的从政心态,进而影响创作心态。而与上官同僚的交往中,苏轼以其干练的行政能力,过人的才华,宽厚待人的性格和各个地方的上官同僚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表达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也因此积累了多个“罪证”。而和知己有着高度的契心之交,方外之交更是为苏轼超然性格的塑造铺设了道路。
第四部分主要从诗、文、词三方面分别论述这一时期的文学特征和苏轼的创作心态,还有变法对苏轼文学的影响。苏轼的诗和文在这一时期都处于一个发展阶段,且这一时期苏轼开始有意识地开始词的创作。因王安石变法苏轼辗转于地方,这种仕宦经历让苏轼把政治上的革新要求和独立思考熔铸在文学创作中,丰富了诗文词的内容。总之,王安石变法改变了苏轼的仕宦经历,也大大地强化了他对文学的创作热情。
苏轼熙宁二年至元丰二年交往人数众多,本文无法做到全都涉及,原则上选取这十年与苏轼关系密切且对其交游和文学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以史料载体为根本,加以理性推论,有理有据地论述苏轼的交游圈。
其他文献
《型世言》,陆人龙著,刊刻于明末崇祯年间杭州书坊峥霄馆,书坊主人陆云龙评点,故又称为《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陈庆浩先生于一九八七年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发现《型世言》刻本,后收录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古本小说集成》。全书共四十回,多数取材于明代社会现实,刻本中存在大量的俗字。本文以奎章阁版《型世言》四十回影印本为语料,收录刻本中出现的俗字,整理成俗字表,进行分类描写,分析其俗字的特点。
全文共五章,除去绪论和结语,正文部分一共三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型世言》的研究情况,《型世言》的研
儋州时期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是苏轼人生最后一个时期,苏轼一生流寓各地,北归后于常州亡故,而儋州作为苏轼自诉“功业”的终点站而存在,就苏轼研究而言,儋州时期研究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
本文从苏轼在儋州的交游情况入手,分析他在儋州的交游情况、作品类别及心境变化,旨在了解晚年苏轼的生存状态。
本文第一章为绪论,这章的主要内容是阐述苏轼儋州时期的研究现状、目的以及方法,兼叙本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为政治背景的介绍,苏轼被贬儋州不是因为“讥讪先朝”等表面原因,而是从神宗时期就开始的各种党
莲荷文化历史悠久,从先秦时期开始,由于其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先民对图腾的崇拜,与民众的生活发生紧密的联系。莲荷意象在《诗经》和《楚辞》中开始形成,经过历代的发展,逐渐成为文学中重要的花卉意象。纵观其发展脉络,在唐代的发展颇为瞩目,在象征内涵、审美内涵等方面发生演变,且影响了后世的莲荷诗歌创作。本文以《全唐诗》中一千九百一十二首莲荷诗作为研究内容,重点探讨唐代莲荷意象与唐前朝代相比的不同之处,以及莲荷意象在唐朝内的演变,同时探究发生演变的原因。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言,主要介绍本文
珍妮特·温特森(Jeanette Winterson)作为当代英国最具天赋和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致力于用文学创作的方式探究自我、追寻自我、建构自我,从未放弃对个体生命的关照。尽管有人质疑温特森的叙事方式复杂多变,难以理解,但实际上多样化的叙事方式背后,是温特森试图唤起读者对于内心世界和自我意识更深层的思考。
温特森1989年创作的小说《给樱桃以性别》,集中体现了温特森艺术化的创作方式和叙事手法。温特森将图像纳入到叙事文本中,不仅直接运用插图承担叙事功能,同文字互相阐释,彼此言说,也通过语言描述画作
“越女剑”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得益于当代武侠作家金庸对其的再演绎——《越女剑》。其实,传统“越女剑”故事由来已久。东汉时期,完整的“越女剑”故事第一次出现于赵晔《吴越春秋》,并成为历代流传的“越女剑”故事的母本。其后,不仅《太平广记》《剑侠传》《卅三剑客图》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摘录,而且《新平妖传》《新列国志》《越女剑》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改编。同时,借助于小说的流传和演变,“越女剑”故事也逐渐成为一个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形象,因此对小说和诗歌均有影响。探寻“越女剑”故事的源头,明晰历代
作为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当代文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小说不仅以繁复多元的叙事方式、感觉爆炸式的文本语言、深刻独特的人性审视确立了自身价值,而且还塑造了大量基于作家个体情感记忆、呼应时代思潮、带有文化印记的女性形象;可以说,莫言小说中饱含生命激情的女性形象业已成为其艺术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论文结合莫言小说的具体内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其女性形象放置在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考察,在概括其女性形象内涵的同时,探究其生成根源。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苦难:女性形象的生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自贡盐业历史档案·契约卷》收录盐业契约及相关文书中的俗语词,从三个视角对其中出现的语汇进行分析研讨:一是从方言语汇的角度入手,研究民间契约档案中大量出现的方言语汇不同于共同语的语汇特征与用法,方言语汇研究反映了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作为自贡盐场组织经营活动书面记录的地域特性;二是从盐业专业语汇的角度入手对契约文书中的盐业语汇进行考释和梳理,大量只出现在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中的盐业语汇反映了盐业档案的行业特征,即自贡盐业档案文书的核心内容是对自贡盐区的盐业经营活动进行记载;三是从契约语汇的角度出
孔子作为儒学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几千年来在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孔子这一人物形象也广泛进入了文学文本,探究历代文人笔下的孔子书写,也是全面把握孔子历史形象不可忽略的一点。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孔子的研究热度不减,但是以诗歌文体为载体进行孔子形象研究的成果却乏善可陈,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与孔子相关诗歌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从记事的乐府诗逐渐向注重内在抒情的文人诗转变,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当时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黑暗都客观上促进了士人的思想解放,传统儒学与老庄思想、佛教思
论文主要以梁鸿及其“梁庄系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梁鸿作品的分析,讨论农裔作家身份的多样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梁鸿与乡村间的复杂关系。除“梁庄系列”外,本文还将讨论梁鸿的文学批评、散文、访谈等创作,借此探索文本生产背后创作主体的身份、姿态以及心理历程,试图对梁鸿的乡土书写做出较为整体的把握。
具体而言,论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农裔作家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围绕梁鸿与“梁庄系列”展开论述;以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对故乡的“回望—重返—离去”三个阶段为基本线索,结构全文。
梁鸿在重返乡村前,对自我
古人所称“中原”,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南地区,自西周起就是族群杂居和礼乐推行的重地。两周之际时,礼乐的控制地位松动,中原地区的文化融合走向了更加多元的方向。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原有的以宴饮礼乐来建构族群文明的文化精神式微,一种新兴的、注重挖掘个体价值的精神意识逐渐萌芽,集中反映在中原地区的风诗中,使得中原风诗具备了一种内在的整体性。本文拟以殷周人群在中原的融合为线索,以中原地域的风诗为对象,分四部分探寻中原风诗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精神。
第一部分首先综述了中原在地理与文化上的双重含义。中原最初以一个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