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不断地估计着抗战胜利的时间,影响中共做出估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共产党估计抗战胜利时间的直接目的是判断战争的发展趋势,以便采取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面,并最终为抗战胜利做出准备。早在1935年12月,中共就认为中日战争将是一场持久的战争。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重申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在总结抗战经验的基础上,共产党对持久战的认识越发清晰。1938年5月,中共领导人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地论述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的理论。从1939年到1941年,尽管国际局势对中国抗战不利,自己在国内的处境也愈发艰难,但中共仍然坚持持久抗战战略。中共坚持久战的原因有:(1)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2)日本对侵华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中国没有足够的战争准备,仓促应战;(3)战争对日本国力的消耗;(4)国际局势的变动等。由于(1)1942年1月,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2)苏美英协定1942年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打败德国,苏联对苏德战争形势做出乐观估计;(3)日军在战场上表现出了种种困难;(4)中共为鼓舞人心,渡过困难时期等原因,中共在1942年提出“明年打败日本”的口号。因为盟军没能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结束欧洲战事,中国也就不能在1943年战胜日本。中共放弃了“1943年打败日本”的口号,对胜利时间做了重新估计。1944年到1945年8月4日中共估计不能迅速打败日本,其原因有:(1)共产党实力的不足和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会战中的大溃败;(2)日本仍有部分实力,准备与盟军顽、到底;(3)到1945年7、8月苏联才能出兵中国,美英盟军东调也需要时间;(4)中共受美英对战争进程估计的影响;(5)中共接受了以前过分乐观估计的经验教训。虽然后来共产党对抗战胜利的时间趋于“保守”的估计,但从未否认过抗战有随时胜利的可能。事实上,从1944年起,中共就为随时可能到来的全面反攻做着积极的准备:(1)向日军发起局部反攻,巩固、扩大抗日根据地;(2)加强后勤保障工作;(3)加强城市和交通要道工作;(4)整训正规军和地方部队,提高其武装力量的作战能力;(5)重视沦陷区的工作;(6)实行工作重心和军事战略转变;(7)总结历史经验,清算历史中的错误,选举中央领导集体,确立自己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在1945年8月4日,都还估计要到1946年冬季才可能打败日军。8月9日,苏军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向日军发动全面反攻的命令。10日,日本通过中立国瑞士、瑞典政府,表示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向同盟国投降。15日,日本广播天皇的《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出乎意料地迅速到来,中共紧急采取应对措施:(1)向日军发布全面反攻命令,配合苏美英盟军在中国的作战;(2)抵制国民党的错误命令,坚决消灭日伪军,维护民族利益;(3)准备力量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内战局面;(4)调配兵力、干部开赴东北;(5)夺取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同时重视大城市的工作;(6)积极准备与国民党谈判,尽可能地制止内战,争取和平建国。“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中共对抗战胜利时间的估计就是对战争发展趋势的预见。中共对抗战形势的有效预见,确保了中共对抗战事业的正确领导,保证了中国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