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台山位于山西北部,介于(N)38°27′~39°15′,λ(E)112°48′~113°55′之间,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易受人为活动影响的风景旅游区,因此该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研究的重要场所。 本文以五台山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植被景观要素及其斑块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首先,在Mapinfo的帮助下,对该地区的植被图进行处理,得到10类植被景观要素,并对景观要素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五台山地区地带性植被景观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但在海拔高度、光热条件、坡度和坡向的共同影响下,以及多年来人类的干扰破坏,林地面积不大。目前以草本植物群落和灌丛群落为主。五台山植被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光热条件是影响五台山地区植被景观要素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 景观要素的多样性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景观要素多样性、均匀度较低,优势度较高,该区各景观要素的面积差异比较大是景观要素多样性较低的主要原因,说明该区内有少数景观居主导地位。 分离度指数随着斑块密度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而破碎度指数随着斑块密度的增大有减少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斑块密度与分离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五台山地区的斑块形状指数随着斑块面积的增加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该地区各类景观要素中,各类森林景观和农田景观的斑块形状指数大多在1.10~1.30,其斑块的形状较接近于圓形(即紧密型形状);而温带灌丛景观、温带草原及灌草丛景观和山地草甸景观的斑块形状指数大多在1.30~3.00,这几类景观要素的斑块由于面积较大,大多以狭长为主(即松散型形状)。 从五台山各类景观要素的分维研究中可以看出,各景观要素的分维数普遍较低,说明各景观要素的斑块形状较为简单,受人为干扰较小;分维数较低的有辽东栎林景观、温带灌丛景观、温带灌草丛及温带草原景观和山地草甸景观,这说明在该地区与其它植被景观相比,辽东栎林景观、温带灌丛景观、温带灌草丛及温带草原景观和山地草甸景观受人为活动的干扰较小,干扰程度低,天然状态保持较好。 综上所述,五台山地区是较好的生态旅游的场所,但各景观要素之间面积差异较大、多样性较低、优势度较高以及人为活动造成的影响等,都是该区今后工作中需要解决好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