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利用大鼠Ⅰ型超敏反应致敏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系统探讨中药和电针抗Ⅰ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卵蛋白溶液致敏SD大鼠,造成Ⅰ型超敏反应模型。各组大鼠给予中药、电针、阳性药物等相应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gE、白三烯(LT)含量、皮肤组织中IL-4、IFN-γ表达水平及大鼠被激发后搔抓次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gE水平明显升高(p<0.01),搔抓次数明显增多(p<0.01),有统计学意义。①对特异性IgE生成的影响:各组大鼠血清中IgE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IgE含量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gE含量显著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除中药1组外,各治疗组IgE含量均高于电针组(中药2组、中药3组p﹤0.01;阳性药物组p﹤0.05);中药2组、中药3组IgE含量高于中药1组(中药2组p﹤0.05、中药3组p﹤0.01)。②对IL-4、IFN-γ表达水平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组织中IL-4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IFN-γ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皮肤组织中IL-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FN-γ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有统计学意义;中药2组IL-4水平明显高于电针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③对血清LT含量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三烯含量显著升高(p﹤0.01),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白三烯含量显著降低(p﹤0.01),有统计学意义;④对搔抓次数的影响:空白对照组大鼠较为安静,偶尔出现对注射部位的搔抓,而模型组大鼠躁动不安,活动度增加,搔抓次数明显增多(p﹤0.01),有统计学意义。各治疗组大鼠相对于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搔抓次数减少(中药1组、中药2组、电针组p﹤0.01;阳性药物组、中药3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阳性药物组大鼠搔抓次数高于电针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1组及电针组能有效治疗Ⅰ型超敏反应大鼠,其作用机理可能为通过降低IgE含量,调节Th1、Th2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平衡、抑制白三烯炎性介质释放来防治Ⅰ型超敏反应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