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民办大学形象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q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民办或私立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讲学活动。经过两千余年私塾与书院等形式的发展,民办教育在民国时期达到高峰,出现一批在现代教育规范下的私立大学,成为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的主力军。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高等教育公有化,私立、民办教育完全退出。直至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办学类别与层次日益多元化,民办大学才得以重新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在办学规模、学生数量、办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民办大学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导致社会各界对其看法不一,一般公众对民办高等教育的认可度不高。与英美国家私立大学的知名度、美誉度一般超过公立大学的现象相比,中国民办大学乃至整个民办教育尚未树立可观的社会形象。一方面,民办大学往往不为大众传媒所青睐,其存在的各种问题时常见诸报端,而其生存发展的需求与精彩则每每遭遇媒体的忽视和冷漠。“媒介形象”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参照系,也是理解社会的工具。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大众媒体如何报道民办大学的内容和角度形成受众固定的认知框架,并因此对受众产生重要影响。本论文试图通过对私立/民办大学形象的历史建构与媒介建构的研究,为考察中国民办大学的历史与现状提供一个有效的切入视角,从而剖析民办大学形象呈现过程中现实、媒介和认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论文讨论了民办大学自身如何充分认识媒介形象建构的重要性,有意识的主动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尤其是新型社交媒体来改善公众印象,并通过品牌传播策略提升民办民办大学的社会认知程度。本论文的绪论部分对现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文献综述从四个方面展开,即:私立/民办大学的研究现状;大学的媒介形象;刻板印象与形象建构问题;大学品牌传播策略研究。第一章通过对中国古代私立教育的传统方式、中国近代私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民办教育的兴起与转型的历史分析,集中讨论私立教育与/或民办教育观念的历史传播问题,以便建立起中国当代民办大学形象的历史关联与逻辑关联。第二章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层面讨论民办大学的现状与问题,并寻求为以后的讨论建立基础。本章分别讨论了民办大学生存环境的变化、政策的重要作用,客观评价民办大学的社会贡献,以及现实的短板,诸如资金匮乏、人才匮乏、生源匮乏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媒体频频曝光,成为负面媒体形象的现实原因。同时,民办大学在办学理念上的某些缺失,尤其是品牌意识的缺失,成为民办大学深层次的问题。第三章试图从“现实——媒介——认知”的关联出发,讨论大众传播媒介如何再现民办大学现实状况及其报道的倾向性,从新闻生产机制讨论民办大学的媒介形象呈现问题。主流媒体对民办大学的报道受政治政策层面的影响,而对于民办大学报道的内容与议题显然偏向于负面和消极,且与对公立大学的报道形成反差。从框架理论出发分析有关民办大学招生议题的“坏消息”,并以具体个案讨论民办大学如何成为媒体的“坏消息”甚至“丑闻”。第四章,积极的媒体公关与自媒体展现。讨论了在新媒体和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民办大学如何积极进行危机公关和形象修复,主动地向主流媒体“营销”自己的正面形象,全面使用新媒体、自媒体进行自我形象呈现。全章以武汉传媒学院的实践做个案讨论。第五章民办大学的品牌形象建构。从媒介宣传与品牌传播的关系,讨论民办大学如何推行品牌策略,建构良好社会形象。中国当代民办大学的社会形象、媒体形象、品牌形象等关系到民办大学的明天。民办大学必须坚持外树形象、内聚实力的原则,既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各项工作,又要注意积极的媒体公关,重视依靠大众媒介做好社会宣传。提升实力与优化形象实质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两件事。在强调“主体间性”哲学的当代社会的氛围中,在社交媒体提供了便利互动性的技术条件下,民办大学的形象与品牌建设依赖于与它的服务对象——学生及社会的互动上,依赖于它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上。
其他文献
学位
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具有高能效、低功耗和高极端性能,在电子电力、微波射频和光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第三代半导体的压电特性,压电电子学这一新兴领域已成为高性能器件设计的重要研究方向。然而,随着支撑半导体芯片技术的摩尔定律即将走到极限,传统半导体器件设计面临诸多物理因素的限制如量子尺寸、量子隧穿和表面效应等,器件性能难以实现进一步提升,压电电子学的器件发展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为了寻求突破,人们
学位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思维形成碰撞交流,构建数学逻辑思维。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然后结合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如何有效开展应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马铃薯被称为“未来食物”,在中国是继水稻、玉米和小麦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马铃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及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国西南地区举足轻重,是中国西南地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主要发力点和重要支柱产业。由于中国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条件、气候状况、马铃薯种植结构等因素,因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侵染导致的马铃薯晚疫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