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进行运动系统损害(Movement System Impairment,MSI)分类系统的治疗,探讨基于运动系统损害分类系统的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作用及影响,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分类系统的康复治疗和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经评定与筛选,本研究确定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75名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5名患者随机分为M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进行运动系统损害(Movement System Impairment,MSI)分类系统的治疗,探讨基于运动系统损害分类系统的治疗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作用及影响,为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分类系统的康复治疗和研究提供新思路。研究方法经评定与筛选,本研究确定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康复医学科就诊的75名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75名患者随机分为MSI治疗组(38名)和核心稳定性训练组(CST,37名)。两组患者均结合医院常规物理因子治疗方法(超短波+磁疗)。在此基础上,MSI治疗组依据MSI分类系统规则,分别对其进行分类后,匹配相应的康复治疗方案。CST训练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在训练过程中,均遵循训练时间从短到长、训练强度从低到高的训练原则,时间和强度均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相应的个体化制定。治疗周期均为8周。其中,MSI治疗组采用超短波15min、磁疗20min加分类系统康复治疗方案30~45min,3次/周,共1周;后采用基于运动系统损害分类系统的治疗方案30~45min,3次/周,共7周。CST训练组采用超短波15min、磁疗20min加核心稳定性训练30~45min,3次/周,共1周;后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30~45min,3次/周,共7周。其中,基于运动系统损害分类系统的康复治疗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均可经详细讲解和指导后,由患者自行练习。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评估,评估指标有:11点数字疼痛评分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恐惧-回避信念问卷,并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当p<0.05时,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ODI得分:MSI治疗组治疗前得分为29.76±6.06,治疗后得分为11.18±3.13,CST训练组治疗前得分为28.46±5.45,治疗后得分为13.46±2.51。治疗前,两组患者ODI得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ODI得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得分分别与同组治疗前组内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NRS得分:两组患者治疗前NRS得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治疗组治疗前得分为5.97±1.08,治疗后得分为2.82±1.23,CST训练组治疗前评分为5.89±1.22,治疗后评分为3.38±1.11。治疗8周后,NRS得分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分别与同组治疗前组内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4)FABQ得分:两组患者治疗前FABQ得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I治疗组治疗前得分为37.90±11.87,治疗后得分为33.58±8.87,CST训练组治疗前得分为37.19±8.07,治疗后得分为35.49±9.49。治疗8周后,FABQ得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分别与同组治疗前组内比较,MSI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ST训练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基于MSI分类系统的治疗和核心稳定性训练均能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的功能障碍状况,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2)在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状况、减轻疼痛程度、降低恐惧-回避信念严重程度等方面,基于MSI分类系统的治疗明显优于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治疗效果。(3)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依据MSI分类系统治疗后,其在临床康复实践中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对康复实践和研究有良好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有关研学旅行的政策逐年增多,研学旅行因此得到快速地发展。继国家推出《教育部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后,中小学研学旅行开始从理论投入到了实践之中,许多学校都开始基于自身的情况加入了这一新颖的教学模式,研学旅行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为了把握这一阶段的发展机遇,提升研学旅行与整个课程系统的协调性,使其受到学校层面的广泛重视,并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发挥其自身具有的教育价值,关键
近年来,由于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以及国家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大力推广,羽毛球运动颇受人们喜爱,掀起了一股打羽毛球的热潮。随着打羽毛球人越来越多,各个羽毛球场馆人满为患,运动氛围异常火热。受市场影响,一些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应运而生。同时,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去学习这个老少皆宜的运动,因此俱乐部培训的主要对象为儿童。在儿童羽毛球课教学中,学生课余时间有限,如何让学生花费较短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儿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阶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体,让学生走出教室,更多的去参加丰富多彩的室外运动以此来发展学生走、跑、跳、攀爬、投掷等多元化体育基本动作,促进幼儿的身体全面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使得幼儿体育器材种类逐渐丰富,尤其是攀爬类器材。在这些优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和利用器材对于幼儿体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根据《3
2019年3月份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试点工作要开展普及性的足球游戏,培养幼儿浓厚的足球兴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2020年8月份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八大体系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指出校园足球普及重心下移到幼儿园,需开展以培养兴趣为主的足球启蒙教育,将幼儿足球的教育推向了大众的视野。为响应国家政策,各地幼儿园及培训机构针对幼儿足球启蒙
研究目的:学前儿童正处于动作技能发展关键时期,有研究证实身体活动水平对其生长有积极的影响。为此,本研究探讨3-6岁学前儿童身体活动与粗大动作技能的特征及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学前儿童体质健康促进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我国两所城市7所幼儿园526名,女性幼儿260人,男性幼儿266人。身体活动采用英国生产的GENEActiv加速度计进行测量,佩戴在左手腕关节,连续测量7天。粗大动作技能通过采用粗大
目的:虽然身体活动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有积极影响,但国内关于自闭症儿童的动作能力与自闭症程度相关性的理论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对自闭症儿童关于身体活动干预以及动作能力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符合特殊儿童特点的身体活动干预来探索其对自闭症儿童动作能力和静息功能连接的影响,从而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实验招募了10名年龄在8-12岁的男性儿童,对其进行10周(每周两次,每次70分钟)运
市场方法是减缓气候变化、降低减排成本的重要手段。继《京都议定书》灵活履约机制之后,《巴黎协定》第六条提供了减缓成果国际转让机制(ITMOs)和可持续减缓机制(SMM)两种碳市场机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很容易导致环境完整性风险。从理论层面看,影响环境完整性的因素主要有转让单位的质量、国家自主贡献(NDCs)的多样性与力度、国际转让的稳健核算等。对此,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中针对《巴黎协定》碳市场机制的实施,
研究目的:不良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包括执行功能。本研究通过调查青年男性体力活动水平、每日的坐姿时间和执行功能,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运动-认知双任务是在进行运动任务的同时实施认知训练,比较符合日常生活情境。本实验比较了三种不同干预方案,即急性运动-认知双任务,急性认知训练和急性有氧运动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以及干预后30min对青年男性执行功能的影响,旨在初步探索能有效改善青年男性执行功能的干
研究目的近几年,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在不停增长,使我国成为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随之而来。例如:老年人对某件事情的回应变慢、不能在一件事上集中精力、总是忘记事情等等,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步演变成为认知功能障碍。此外有学者发觉,老年人的认知出现受损和发生障碍这些问题往往导致老年人的平衡功能也存在问题。认知功能的受损,平衡功能的下降让老年人的生活产生了许多困扰。以往的实验研究表明,通过简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龄前儿童的体质却逐年下降,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幼儿的体质健康,无论是创编玩法还是创造玩教具,都在积极探索适宜幼儿的运动项目,然后将其引进校园。篮球操作为一项时尚的体育运动,融合了音乐、啦啦操、健美操等多种运动项目,是一项观赏性、表演性、竞技性都很高的体育运动,在增强体质、培养兴趣、锻炼意志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篮球操发展迅速,但是对其研究却依然匮乏,因此,本研究将根据幼儿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