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模拟口译实践报告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ncerit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的模拟口译实践报告。纪录片是取材于现实生活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作为大众传媒,纪录片能够很好地传播信息和文化。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足不出户就洞悉天下事。作为一种纪实性的艺术形式,纪录片能够更加真实地向全世界传播信息和文化。近些年为了更好地把中国和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一大批记录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优秀纪录片在海内外相继播出,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些对中国持有偏见的人也因为观看了这些纪录片开始对中国刮目相看。因此纪录片的译介对于中国而言是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的。《与全世界做生意》这部大型纪录片的拍摄跨越了六个大洲,用镜头讲述了中国与30多个国家做生意的商业故事,让世界看到了新时代的中国和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经搜索该纪录片并无翻译记录,因此笔者选取其中两集作为口译实践材料。整个口译过程采取汉英交替传译的方式。本次口译实践是以释意理论为指导。作为第一种较为系统的口译理论,释意理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摆脱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借鉴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在这个理论中,巴黎释意学派的代表人物塞莱斯科维奇明确了研究对象,即会议口译和意义。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译者翻译的是源语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符号本身。根据释意理论,译者在口译过程中要经历理解,脱离语言外壳记忆,和表达三个阶段。同时,释意理论还认为意义的充分传递还需要译者的认知补充,包括译者的语言知识,百科知识以及主题知识和语境知识等。本报告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笔者的口译过程和方法,其中重点分析了如何运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理解了原语意思之后重新用目的语表达。本次实践报告对以后的翻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报告共六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次口译实践的背景、意义以及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二章为任务描述部分,主要介绍了口译任务的来源,主要内容及特点。第三章介绍本次口译实践的理论基础,包括释意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翻译的三个层次,翻译的对象和程序,以及认知补充在口译过程中的支柱性作用。第四章是对口译过程的描述。本章主要描述了译前准备,口译过程以及译后对口译录音的转写。第五章是口译实践分析。笔者在本章的第一部分分析了释意理论在听和理解过程中的应用。第二部分在释意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了口译中的具体实例。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次口译实践的总结。
其他文献
在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成为一种主要的经济发展模式.许多企业面临挑战.营销方式也必须发生改革,以适应知识经济的销售方式并且能有效地促进产品销售.
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中土壤污染更为严重.对于受污染的土壤,应该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修复,以便可以重复使用.本文对土壤中的污染物做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
根据国外的模量与温度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沥青路面在不同温度及模量下的力学状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模量的升高,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中的中性轴上移,最大拉应
横隔梁是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桥梁的纵梁和横粱共同作用、整体受力。但是横隔梁的受力往往比较复杂,通常同时受弯、剪、扭作用,因此给计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外荷载(主要指
本文结合市政工程设计的具体情况,系统分析设计中有关造价控制所存在的问题,如设计概算深度不足;设计思路混乱,设计人员片面追求高指标而忽视了工程建设的经济与合理;概算管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教育存在经费投入较低、临床知识学习不够深入、管理类/人文社科类知识明显不足、教学中理论脱离实践、缺乏实践技能训练、授课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