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萌芽,它产生于“西学东渐”的科学思潮和晚清知识分子“救国”理想的结合,在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之时知识分子借助科学的技术和小说的形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文学的萌芽,它产生于“西学东渐”的科学思潮和晚清知识分子“救国”理想的结合,在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之时知识分子借助科学的技术和小说的形式建构了未来时空中的国家想象。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未来中国”充分显示了古老中国与西方大国相遇所碰撞出的奇异火花,并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其存在时间不长,但为知识分子建构理想国家提供了新的表现方式和思想内容,也对文学的现代化转型产生了影响。本文在整理、挖掘文献作品的基础上,将清末民初的科幻小说放置于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去考察,以文本解读和史料研究为主,通过文本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论述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科学”与想象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杂糅的表现特征。探究分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可以管窥近代知识分子建构民族国家的时代心理,也反映出晚清文学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对现代科学精神和传统道德文化的吸收与融合。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清末民初科幻小说的概念定义及当前研究整体情况,科幻小说与国家想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本论文论述的范围。第一章是对清末民初科幻小说诞生的背景阐释,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概括了其兴起的原因,直接原因主要是受“小说界”革命与域外翻译作品的影响,内在原因则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兴起与政治热情的高涨。笔者认为,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迫使晚清知识分子重新思考和关注国家的命运前途,而近代科学的传播和域外小说的翻译则为其提供了新的主题内容和表现形式,科幻小说成为清末知识分子开启民智、传播新知的新途径。第二章则分别从交通方式、医疗手段、军事武器和教育模式四方面重点分析科幻小说中展现的未来国家,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构建科技崇拜的创作理念,另一方面反映出清末作家群体对科学技术和科学原理的简单化和理想化理解。第三章是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探究传统文化思想对科幻小说中未来国家建构的影响,尽管从内容上吸收了西方的先进制度与科学技术,但本质上仍然是以“大同”理想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形态,因此国家想象呈现出科学与想象杂糅,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显著特点。第四章重点探究了“未来中国”形象建构在艺术层面是如何形成的。科幻小说大多采用旅行叙事和梦境叙事的方式将当下现实与未来想象相连,依靠小说本身的虚构性对未来中国进行重构,而这种建构正是由于新的时空观念的出现才得以完成。
其他文献
<正> 功能健身器通常指具备五种功能以上的健身器材,它虽然有多功能的特点,但是也同样有功能针对性差,价格偏高,容易损坏的缺陷。加之目前健身器可能产生的多种维修需求难以
信息交流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音通信是信息交流最常用的技术之一。然而,日常语音通信过程容易受到背景噪声、室内混响和回声的干扰。这些干扰将导致语
玉屏风复合多糖(Yu Ping Feng Polysaccharides,YPF-P)是玉屏风散的有效部位群,含有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s,APS)、白术多糖和防风多糖等单味多糖,是该方剂临床
多少世纪以来风景一直激发着我们的好奇心又让我们心生敬畏,我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又通过想象力重新创造了它们。风景画标志着我们对自然的认识,大部分的风景画中都有对“树”的刻画和描绘,足见“树”在风景画中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艺术手法、绘画技巧、人文情怀、情感表达等方面分析“树”在油画风景中存在的特点,以19世纪巴比松派画派写实主义风景画家卡米耶·柯罗(Corot·Camille)、19世纪后印象派文森特
目的:随着社会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逐渐升高,识别出高危人群对其进行二级预防能够很好地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高甘油三酯-腰围表型可能是一种用来识别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有用且廉价的筛查工具。本研究以吉林省成人为研究对象,探讨高甘油三酯-腰围表型的流行现状,分析非高甘油三酯-腰围表型组、高甘油三酯组、腹型肥胖组及正常组的心血管疾病检出率的差异,探讨高甘油三酯-腰围表型与不同心血管疾病的
本文为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以《呼吸》的前三章内容为翻译实践文本。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蒂姆·温顿。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布鲁斯和鲁尼冲浪冒险的故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
经济正在快速进步,城乡居民也逐步提高了针对医疗的需求。面对医改的新背景,公立性的三甲综合性医院亟待改进整体的医疗质量。这是因为,医疗质量直接决定着前来就诊的患者安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是将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进行匹配合成,以达到对真实环境的增强,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育领域。以移动端为核心的移动增强现实技术(Mob
铁路系统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是现代化铁路的主要发展方向,我国《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加快建设服务于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的数字化铁路框架的目标。传统的铁路线路及其沿线地理环境空间数据过于抽象,不能形象直观地表现铁路线路的相关参数,也不能反应线路与周围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基于真实沿线地理环境和线路数据的列车实景运行三维可视化表达成为“数字铁路”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其在铁路选线、施工、维护和铁路应急
<正>在硬件、软件到设计等一系列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电池技术一直是制约移动设备、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今,电子设备的发展越发呈现出极端化的趋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