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国际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国家竞争力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2017年,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中课程标(2017版),要求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此核心素养作为学科引领,指导着教学过程稳步进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五个维度之一。模型认知作为一个组合词汇,首次在核心素养中出现,可以将其理解为对模型的认知或基于模型的认知。模型认知在化学核心素养下被划分为四个水平,由最简单的识别模型到理解和描述模型,再到评价和改进模型,再到建造模型解决问题,层层递进。模型认知的四种不同水平反映到教学过程中即表现为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同样其也具有四种能力水平,分别为认知力,理解力,评价力和建构力。高中化学选修三的内容以微观、抽象著称,其蕴含着多种模型思维和技巧,是培养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的“主阵地”。在对选修三教材进行深度研究,以及对选修三的课程目标深入解读之后,笔者围绕模型认知能力的提升对选修三的部分章节进行教学设计。该教学设计依旧是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但不同于常规教学,笔者将课堂内容中所蕴含的模型观念细化,提炼为课堂的主线索,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模型,以及利用笔者所设计的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来加强课堂学习效果,同时塑造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教学设计在部分实验班级实施前后,笔者也设计了相对应的前后测问卷及访谈题目,目的在于测量教学前后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的变化情况和对目标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克服选修三的部分学习障碍,提高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在教学前后,笔者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来测量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模型认知能力维度。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基于模型认知能力设计的教学过程确实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效果。在“分子的性质”教学过程中,笔者所设计的“电负性的向量模型”成功的帮助学生理解了分子的极性与化学键的极性的关联,教会了学生如何正确的判断某个分子是否具有极性;“氢键链模型”也能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氢键的实际意义,以及它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机理。同时这种效果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群体中不尽相同,基于模型认知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基础相对较好的学生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帮助其理解和解决选修三更深层次的问题;对于化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它也是一种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工具,可以将选修三的复杂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与准群性。同时也发现,学生在选修三阶段的学习效果与学生所在的模型认知能力层次呈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选修三阶段的学习深入过程会带动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的提升,学生模型认知能力的提升也反过来促进选修三的学习效果。两者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