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学习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听力不但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通道,而且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口语的重要途径。它既是语言学习的工具,又是语言学习的内容。新?英语课程标准?(2003)对初中生的听力能力作出了更详细、更具体和更高的要求,所以听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听力未被列入中考考试范围的情况下,听力教学在大部分地区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大多数中学英语课堂听力教学模式仍然是听录音-核对答案,其特点是注重听力结果而轻视听力理解过程,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比较被动,教学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缺乏教师对学生听力策略的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很难得到提高。O’Malley&Chamot(1990)以Anderson的认知理论为框架,结合信息加工理论,把学习策略划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种,这一分类因其比较系统、全面而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听力学习策略的训练开始在学校课堂中进行。基于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培训的英语听力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特定的教材为训练材料,将学习策略的训练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听力教学模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反馈,通过教师对具体学习策略的讲解、示范以及来自学生的评价等一系列活动的相互配合,实现学生对听力理解过程的全面参与和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本研究旨在通过应用基于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听力教学模式来检验其在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和策略使用意识方面的有效性;检验学生在老师具体讲解学习策略后能否领会这些策略并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听力任务,进而提高他们的策略使用意识和学习自主性。笔者以大连市某初中二年级二班和三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持续十二周,研究过程中,两个班级使用不同的听力教学方法——在实验班进行基于认知和原认知策略培训的英语听力教学,控制班以常见的播放录音-核对答案的听力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本研究使用调查问卷、访谈和听力理解测试进行数据收集,并用SPSS 21.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策略训练的听力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听力成绩,也提高了他们听力策略的使用频率、使用种类和使用意识;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了解具体的学习策略,清楚要完成的听力任务,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