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不仅能提高驾驶员的驾乘体验,还能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为目标,将四轮变角传动比转向特性和车辆状态一起作为控制约束,设计了求解车轮转角的前馈控制器。另外,考虑路面的不确定性,提出了附加横摆力矩的二次保性能控制器,来提升前馈控制器在低附着路面下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首先,前馈控制器以车辆前后轮侧偏角之和绝对值最小作为系统的性能指标,根据变传动比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不仅能提高驾驶员的驾乘体验,还能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以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为目标,将四轮变角传动比转向特性和车辆状态一起作为控制约束,设计了求解车轮转角的前馈控制器。另外,考虑路面的不确定性,提出了附加横摆力矩的二次保性能控制器,来提升前馈控制器在低附着路面下系统状态的收敛速度。首先,前馈控制器以车辆前后轮侧偏角之和绝对值最小作为系统的性能指标,根据变传动比特性、理想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获得前馈控制器约束条件,利用线性规划求解控制器。仿真验证了在不同工况下,前馈控制器都可以充分利用路面附着条件,合理分配车轮转角,保持车辆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其次,考虑到车辆在行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车速、路面附着系数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以车辆二自由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将期望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作为控制系统的跟踪对象,附加横摆力矩作为控制输入的补偿控制策略。设计了基于鲁棒控制理论的次最优保性能反馈控制器。利用驱动力差值形成的横摆力矩,对四轮驱动力进行分配,使车辆在转弯行驶时,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更好地跟踪理想模型。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与CarSim建立联合仿真工况,进行高、低附着路面下的双移线闭环仿真测试,验证了前馈和反馈控制器能在高、低附着路面实现控制目标。
其他文献
汽车免充气车轮因其在军事、越野与采矿等恶劣条件下具有传统充气轮胎无法比拟的优势而受到工程师的关注。汽车免充气车轮是轮胎未来发展的方向,免充气车轮的研究对汽车轮胎行业有着重要的工程意义。以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为研究对象,以车轮接地力学分析与动态特性分析为主线,以有限元分析技术为研究手段。具体研究如下:考虑车轮与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建立鸟巢结构式免充气车轮的有限元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析下沉量
车内低频噪声主要声源来自车身板件的振动,所以抑制车身板件振动成为控制车内噪声的有效途径。降噪阻尼材料因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效果,而且实施方便、价格低廉,在车身减振降噪处理中被经常用到。本文以国内某SUV车型为研究对象,对车身NVH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在车身上敷设自由阻尼结构和对阻尼层厚度进行优化,来降低车内噪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根据某SUV车型几何数模,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了白车
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交通工具的需求急剧增加,但由于内燃机汽车的尾气污染问题和化石能源短缺问题,促使电动汽车成为当下汽车工业研究的热点。电动汽车一般会装有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将电动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回收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动汽车由于再生制动的介入很有可能使驾驶员的制动感觉发生变化。因此驾驶员的制动感觉是准确评价驾驶员制动意图的识别效果不可忽略的因素。本课题提出了基于人-
控制臂作为汽车悬架系统的传力和导向元件,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整车系统的综合性能,为了确保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转向,要求控制臂在满足其刚度和强度基础上重量足够小。针对控制臂的极限轻量化需求,结构优化技术已为其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指导,但这种基于迭代搜索的优化设计属于黑箱优化,无法给出优化结果的力学解释,结构仿生作为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可为控制臂的轻量化设计提供新思路,但现有结构仿生设计方法仍然存
发展具有高强塑积的先进汽车用钢是汽车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第三代汽车用中锰钢(Mn含量在3.5-12wt%),通过有效利用其亚稳奥氏体组元的TRIP/TWIP效应,综合改善成形性及力学性能,是当前轻量化汽车用钢研发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将热轧和(或)冷轧中锰钢在适当温度区间予以临界退火以调节亚稳奥氏体相比例、稳定性及元素配分是调控性能最关键的工艺途径。本文以一种公称成分为Fe-1
汽车电控助力制动系统外壳是一种板材成形覆盖件,它是承载系统齿轮传动部分的结构,起到保护、固定内部结构的作用,对汽车的内部系统结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壳体是由冲压模具冲压而成,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内部结构的顺利运行。对板料进行冲压成形不仅要考虑板料本身的力学性能,其成形工艺参数以及模具结构的设计也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对壳体进行成形工艺研究并且在最后根据文中的方法与理论作出各项达标的样件。壳体的整体外
前防撞梁是轿车车身的重要结构件,它在发生正面碰撞时能够有效保护车身结构,因此结构强度是其选型的首要性能指标,而前防撞梁的尺寸较大,在结构设计时具有较大的轻量化潜力。前防撞梁的具体结构形式与制造方式有关,其主要的制造方式包括冷冲压、辊压、热冲压和铸铝,其中通过热冲压制造的前防撞梁具有强度高、质量轻等优点,同时满足了轻量化设计和结构强度要求。本文主要从零件设计和模具冷却水道设计两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
随着胎压监测系统强制安装要求的推出,市场对胎压监测系统的需求量增大。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和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成为各车企的标准选项。为迎合车企对成本控制和监测性能两大实际需求,复合式胎压监测系统成为胎压监测领域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对直线行驶工况下基于轮速脉冲比较法的复合式胎压监测算法进行研究,初探轮速脉冲比较法应用于复合式胎压监测系统的可行性、稳定性与准确性。首先,研究轮胎简化模型和车辆行驶动力学模型,
胎压监测系统(Tire Pressure Monitoring System,TPMS)是汽车安全系统的重要部分。当轮胎气压存在异常时,该系统会及时发出报警提醒驾驶员,确保行车安全。而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以其成本低、无需电池等优点成为胎压监测的主流方法之一,但其可靠性成为急需攻克的难点。为进一步减小间接式胎压监测系统的误报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轮速脉冲数和频率法融合的间接式胎压监测算法,主要研究内容
分动器是四驱车辆的重要部件,其建扭特性及不同工况下前后轴转矩分配策略是分动器研究及设计的关键。本文以某适时四驱汽车分动器为研究对象,以提升分动器转矩传递品质、提高不同工况下整车的动力性能为目标,对分动器工作特性及汽车前后轴转矩分配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探讨。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建立分动器内湿式离合器单摩擦副模型,基于流体力学润滑理论,推导维持摩擦副全油膜状态的润滑油流量表达式,通过热力学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