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马克思早期“社会观”经济哲学视角的研究是基于对马克思早期关于社会思想的系统分析,以呈现马克思社会思想的基本内涵。在概念层面上,马克思的“社会观”既不同于政治学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与“政治社会”,也不同于社会学视域中的“群体组织”。它首先是从社会本体论的维度对人类社会得以开启之历史根据与历史前提的经济哲学追问;其次,它把历史本体论的维度进行了经济学与哲学双重视角的历史铺展,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一般演进规律,从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宏大叙事。因此,马克思的“社会”概念不是某一个别视域或某一个别层次的社会概念,而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其整体性在于:从宏观层面而言,它是一个历史哲学意义上的社会概念;从中观层面而言,它是一个经济哲学意义上的概念。毕竟,相对于文化哲学、政治哲学等内容,经济哲学才是真正构成马克思历史哲学的理论主干。
作为历史哲学或经济哲学意义上的马克思“社会”概念,我们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在广义上,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指称的是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意义上的社会概念;在狭义上,它指称的则是作为这一历史过程之开端和最终指向的社会概念。对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它界定为“人道主义=自然主义”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它界定为作为新唯物主义立脚点的“人类社会”,以区别于作为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市民社会;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它明确地指称为共产主义社会。本文乃是在狭义上运用这一概念,并围绕人类社会历史得以开启的根据与前提、社会异化的历史发生以及超越这一异化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等方面,试图对马克思这一社会概念进行经济哲学的分析。
作为狭义上的马克思早期社会概念,其基本内涵是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而这种关系马克思用“感性对象性关系”来表达。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感性对象性关系,即社会关系之前提与根据的则是现实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即“劳动”、“实践”。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性对象性关系本源于现实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或“劳动”、“实践”的立场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立场。在哲学批判的意义上,“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得以发动哲学革命的理论基点。在经济批判的意义上,“感性活动”直接采取了“劳动”的概念表达形式。它是基于哲学批判的成果,并通过对国民经济学所直观到的经济事实,即“异化劳动”的现象学还原所做出的重要理论发现。正是在这一作为哲学批判与经济批判双重向度的“感性活动”或“劳动”的理论基点上,马克思才做出了劳动不仅创造劳动产品,同时也创造社会关系的重要发现;也正是从这一理论基点出发,马克思把狭义的“社会”概念表达为“人道主义=自然主义”的深刻内涵。
如果说在“人道主义=自然主义”的“社会”概念的表达中尚留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随着借助于“自发分工”概念而来的对人类历史宏大叙事的展开,即由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草创,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内涵的科学性则逐步获得了深厚的理论支撑,并在此后展开的“资本论”研究中,成为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早期社会理论的当代性意义最集中地体现在它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的内在贯通之中。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就是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它不仅集中再现了马克思的“社会”理念,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作为历史哲学或经济哲学意义上的马克思“社会”概念,我们又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在广义上,马克思的社会概念指称的是作为整个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意义上的社会概念;在狭义上,它指称的则是作为这一历史过程之开端和最终指向的社会概念。对此,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它界定为“人道主义=自然主义”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把它界定为作为新唯物主义立脚点的“人类社会”,以区别于作为旧唯物主义立脚点的市民社会;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它明确地指称为共产主义社会。本文乃是在狭义上运用这一概念,并围绕人类社会历史得以开启的根据与前提、社会异化的历史发生以及超越这一异化的必然性与可能性等方面,试图对马克思这一社会概念进行经济哲学的分析。
作为狭义上的马克思早期社会概念,其基本内涵是围绕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的,而这种关系马克思用“感性对象性关系”来表达。作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感性对象性关系,即社会关系之前提与根据的则是现实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即“劳动”、“实践”。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感性对象性关系本源于现实个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感性活动”或“劳动”、“实践”的立场是马克思哲学的根本立场。在哲学批判的意义上,“感性活动”是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和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做出的重要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得以发动哲学革命的理论基点。在经济批判的意义上,“感性活动”直接采取了“劳动”的概念表达形式。它是基于哲学批判的成果,并通过对国民经济学所直观到的经济事实,即“异化劳动”的现象学还原所做出的重要理论发现。正是在这一作为哲学批判与经济批判双重向度的“感性活动”或“劳动”的理论基点上,马克思才做出了劳动不仅创造劳动产品,同时也创造社会关系的重要发现;也正是从这一理论基点出发,马克思把狭义的“社会”概念表达为“人道主义=自然主义”的深刻内涵。
如果说在“人道主义=自然主义”的“社会”概念的表达中尚留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那么,随着借助于“自发分工”概念而来的对人类历史宏大叙事的展开,即由于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草创,马克思的社会概念内涵的科学性则逐步获得了深厚的理论支撑,并在此后展开的“资本论”研究中,成为无产阶级争取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早期社会理论的当代性意义最集中地体现在它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和谐社会”概念的内在贯通之中。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就是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它不仅集中再现了马克思的“社会”理念,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