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原发性小肝癌外科治疗方法选择:肝移植还是肝切除?目的: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是早期肝癌最有效的两种根治性治疗方法。对肝脏功能良好(Child-Pugh A)的早期肝癌病人,首选肝切除术还是肝移植术治疗,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研究旨在比较肝切除术和肝移植术治疗符合米兰标准的单个小肝癌(肿瘤直径≤5cm)病人的长期生存疗效,并探讨肝硬化严重程度分级对符合米兰标准的单个小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复发和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1年4月~2009年10月在我院接受肝切除术或者肝移植术的符合米兰标准的单个小肝癌病人共276例。比较分析肝切除组(n=267)和肝移植组(n=20)病人的长期生存疗效。根据肝硬化分级病理诊断标准将肝切除组中肝功能Child-Pugh A级病人分为无肝硬化组、轻度肝硬化组和中重度肝硬化组,比较分析肝切除各亚组病人和肝移植病人的长期生存疗效。同时探讨肝功能Child-Pugh A级的单个小肝癌病人肝切除术后的不良预后因素。结果:肝切除组病人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9.3%和71.8%,肝移植组病人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3.6%和89.2%。肝移植组病人的无瘤生存率明显优于肝切除组,而两组病人的总体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将肝功能Child-Pugh A级肝切除组病人分为无肝硬化组(n=44)、轻度肝硬化组(n=101)和中重度肝硬化组(n=96)。无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8.5%和92.5%;轻度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3.4%和85.9%;中重度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的5年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28.6%和50.4%;无肝硬化组或轻度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与肝移植组病人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中重度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显著低于肝移植组。此外,无肝硬化组或轻度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中重度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而轻度肝硬化组和无肝硬化组肝切除病人的无瘤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均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肝硬化、无肿瘤包膜、肿瘤微血管侵犯和肿瘤中低分化是影响Child-Pugh A级单个小肝癌切除术后肿瘤复发的不良预后因素;中重度肝硬化、血小板<100×109/L和肿瘤中低分化是影响Child-Pugh A级单个小肝癌切除术后病人长期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肝切除术治疗无肝硬化或轻度肝硬化的肝功能Child-Pugh A级的符合米兰标准的单个小肝癌病人的疗效接近于肝移植术疗效,肝切除术应作为该类病人的首选治疗方法;而肝移植术应仅限于中重度肝硬化的肝功能Child-Pugh A级的病人,或肝功能Child-Pugh B/C级的病人。对肝功能Child-Pugh A级的符合米兰标准的单个小肝癌病人,术前应根据肝组织活检进行肝硬化严重程度分级,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方法。第二部分肝癌术后复发类型及再次肝切除术疗效分析目的: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主要有肝内转移(intrahepatic metastasis, IM)和多中心发生(multicentric occurrence, MO)两种复发类型,IM是由于术前存在微小转移灶未被发现并切除,或术中挤压肿瘤使肿瘤细胞肝内播散所致;MO是原发肿瘤已经完全切除,由于致瘤因素的持续存在,正常肝细胞再次发生癌变所致。再次肝切除术治疗不同复发类型肝癌病人的手术适应征及其预后仍不明朗。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复发类型肝癌病人再次肝切除术后长期生存及其预后因素,以及肝癌复发类型的鉴别因素,为复发性肝癌病人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2010年5月在我院先后行两次或以上根治性肝癌切除术的82例肝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组织病理学法诊断肝癌复发类型。统计分析不同复发类型肝癌病人再次肝切除术后复发和长期生存差异及其预后因素,以及肝癌复发类型的鉴别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最佳的鉴别肝癌复发类型的无瘤生存时间分界点。结果:全组病人中,45例(54.9%)为IM,37例(45.1%)为MO。MO组病人再次肝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6.8%和40.6%;IM组病人再次肝切除术后5年复发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7.1%和8.8%。MO组病人再次肝切除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IM组病人,而MO组病人再次肝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率显著高于IM组病人(p<0.001)。初次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8个月、复发肿瘤直径>5cm和复发肿瘤血管侵犯是影响复发性肝癌再次肝切除术后复发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初次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8个月和复发肿瘤血管侵犯是影响复发性肝癌再次肝切除术后病人长期生存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初次肝切除术时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包膜和初次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时间是IM和MO复发类型的最显著鉴别因素。ROC曲线分析各个无瘤生存时间分界点对复发类型的诊断效能,当以初次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8个月作为诊断复发类型的时间分界点时(初次肝切除术后18个月内复发者诊断为IM,18个月以外复发者诊断为MO),其诊断效能最高,诊断敏感性为86.5%,诊断特异性为88.9%。结论:MO病人再次肝切除术后的长期生存疗效明显优于IM病人。初次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时间18个月的时间分界点对鉴别肝癌复发类型(IM、MO)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初次肝切除术后18个月以外复发者,应首选再次肝切除术治疗,而对初次肝切除术后18个月以内复发者,则应首选非外科手术治疗。第三部分PARP-1抑制剂PJ34和HDAC抑制剂SAHA协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目的:分子靶向治疗是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分子靶向药物,PARP-1抑制剂PJ34和HDAC抑制剂SAHA,对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选取明显表达PARP-1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HCC-LM3和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不同药物(PJ34、SAHA、PJ34+SAHA)处理各组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HepG2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皮下种植瘤动物模型并予不同药物处理(PBS、PJ34、 SAHA、PJ34+SAHA),研究各组药物对裸鼠皮下种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PJ34和SAHA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且其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具有剂量依赖性。8μmol/L PJ34和1μmol/L SAHA对正常人肝细胞株L02均无明显细胞毒作用,但8μmol/L PJ34和1μmol/L SAHA对肝癌细胞株HepG2、 Hep3B和HCC-LM3的细胞增殖均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其药物相互作用指数(CDI)分别为0.67、0.81和0.76(CDI<1表示协同作用)。联合应用PJ34和SAHA的HepG2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PJ34或SAH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实验发现,PJ34(10mg/kg)对裸鼠皮下瘤的抑瘤率为53.5%,SAHA (25mg/kg)的抑瘤率为61.4%,而联合应用PJ34和SAHA (10mg/kg PJ34+25mg/kg SAHA)对裸鼠皮下瘤的抑瘤率则高达82.6%。联合应用PJ34和SAHA比单独应用PJ34或SAHA可更显著抑制裸鼠皮下HepG2种植瘤生长(p<0.05)。结论:联合应用PARP-1抑制剂PJ34和HDAC抑制齐(?)SAHA对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具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