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肖邦的钢琴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敬仰和尊重,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众多专家学者研究肖邦的钢琴作品。肖邦钢琴作品的创作有别于其他作曲家的在于他的音乐创作始终与波兰的音乐传统、人民的生活和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斗争相联系,始终与他的祖国--波兰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可以说,民族性是肖邦音乐内涵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性问题。肖邦钢琴作品的民族性是极其丰富和多元的,作曲家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爱情激起的热情和渴望、波兰纯朴乡村生活引发的清新、和谐的感受以及在祖国惨遭侵略时内心悲愤的真情流露等等,这一切都构成了他的音乐中绚丽多彩的民族性内涵。因此,肖邦钢琴作品的创作,随着肖邦创作地域的不同、创作年龄的不同、创作体裁与题材的不同,其民族性的演绎方式和变化过程也有所不同。
国内时期的作品,民族性仅仅体现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及民俗风情上。国外时期的作品,由于身处异国、祖国惨遭外来势力的侵略以及远离祖国内心煎熬的日趋严重,其民族性的彰显演变为内心失望、痛苦、悲愤的情感宣泄直至通过音乐来号召全民族同胞进行民族自由解放的斗争。
青年时期的创作,由于肖邦情感上的挫折,作品中的民族性仅仅体现在用波兰民族性的音乐语言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中年时期,由于其情人乔治·桑及其周围一些作家、思想家给予了无限的创作灵感,肖邦的作品创作达到了全盛时期。一是作品创作的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创作手法日趋成熟,作品的情感更深刻、气势更宏大,蕴含的民族性从用波兰民族性的音乐语言抒发自己的个人情感升华为对祖国缅怀、思念、憧憬的民族情感。随着与乔治·桑的分手,肖邦的创作灵感逐步衰竭,创作力也急剧衰退,作品中民族性的彰显都体现出一种悲观、无奈的黯淡情绪,已没有了通过音乐号召全民族奋发向上、激流勇进的生活态度。
肖邦在不同体裁钢琴作品的创作中,其民族性的彰显截然不同。在波罗涅兹舞曲的创作上,其民族性从早期的作品仅仅停留在追求华丽的外表及音响效果,升华为通过古代波罗涅兹所特有的节奏、强劲有力的旋律、丰富的和声色彩以及戏剧性的创作手法,用音乐去鼓舞和激励波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展现波兰人民英勇抗击外来侵略势力,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画卷。而在玛祖卡舞曲中,肖邦则通过民间玛祖卡舞曲中重音多变的节奏、质朴醇厚的旋律、平和欢快的音乐情绪、短小精悍的曲式结构等创作手法,来描绘波兰乡间的生活情境,怀念青少年时期的美好生活,其民族性的彰显仅仅在于用音乐描绘故乡风俗、人民劳作及思念故土的心境,但并没有将民族的曲调升华为一种号召全民族争取民族独立的英雄战歌。
同是玛祖卡舞曲这一音乐体裁,但在肖邦的笔下,他将这一体裁作为载体,通过自己的再创作,演绎出蕴有不同民族性的两类音乐题材的作品。一类是风俗性玛祖卡,作曲家将民间玛祖卡舞曲中的音调、节奏进行提炼,升华为具有很强民间风俗性的艺术品。另一种类型是肖邦个性化的,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抒情性色彩的音乐小品。和前一类型玛祖卡舞曲相比,个人主观的创作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虽然音乐的旋律性质、风格语调以及音乐内涵,已非民间的玛祖卡舞曲,但它所蕴含的民族的精神与力量是令人震撼的。肖邦将此类玛祖卡舞曲等同于他的祖国和人民,将之视为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永恒的象征--只要有玛祖卡舞曲的声音,就意味着波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