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临床病理和分子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探讨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24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Encapsulated papillary carcinoma,EPC)是乳腺癌中一种少见的肿瘤亚型,占乳腺癌的0.2-0.5%,常见于绝经后期的老年女性。绝大多数EPC为中低级别病例,中低级别EP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远处转移和复发的报道较少具有较好的预后。肌上皮免疫组化染色证实EPC与浸润癌更为类似,目前将中低级别EPC认为是一种介于原位癌与浸润癌之间的癌症类型。近年来高级别EPC逐渐被病理学家所认识,单纯性高级别EPC可能出现远处转移并且引起患者死亡,其临床病理特征较中低级别恶性程度更高且预后不良,但是高级别EPC与中低级别EPC临床病理特征具体差异仍不清楚,且中国人群EPC研究很少。此外,为了比较EPC与原位癌和浸润癌在分子特征上的差异,研究人员通过拷贝数变异分析和基因组变异分析的方法,最终获得的结果并不一致。目前EPC的分子遗传特征和发病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第一部分:乳腺高级别EPC与中低级别EPC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的比较实验目的:乳腺高级别EPC与中低级别EPC间临床病理特征差异的比较,为诊断和认识高级别EPC提供更多信息,同时结合己有文献报道进行了文献复习。材料与方法:收集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石蜡组织样本进行HE染色,FISH及免疫组化染色,随访患者,对肿瘤进行分级。根据分级情况,利用统计学分析比较高级别与中低级别病例在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及预后随访特征方面的差异。实验结果:(1)30例EPC患者中,25例为中低级别,5例为高级别,前者的中位年龄为60岁,后者为36岁。高级别患者明显较中低级别患者年轻。(2)组织结构比较显示,80%高级别EPC表现为典型的实性结构伴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乳头分枝粗大,排列拥挤,轴心上衬附细胞排列拥挤,明显的复层结构且异型性显著。在周围伴浸润成分上,高级别EPC伴浸润成分的病例占80%,32%的中低级别EPC伴有浸润成分。(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所有的高级别EPC均为三阴表型,而中低级别均激素受体表达阳性,48%的中低级别EPC为Her-2表达中阳性(2+),仅一例样本FISH检测呈Her-2基因扩增。(4)2例高级别EPC CK5/6阳性表达,5例高级别EPC EGFR阳性表达,基底样标记物的表达明显高于中低级别样本。同时高级别EPC细胞增殖指数Ki67表达也明显高于中低级别EPC,P<0.001。(5)高级别EPC可能具有更高的增殖能力和恶性转移潜能。高级别EPC应该及时处理,积极随访。实验结论:与中低级别EPC相比,高级别EPC常出现在年轻女性中,表现为实性组织结构,三阴基底样免疫表表型、常伴浸润癌成分。出现高级别EPC时,应该注意与实性乳头状癌相鉴别。高级别EPC可能具有更高的增殖能力和恶性转移潜能。高级别EPC应该及时处理,积极随访,以防其远处转移。今后的分子病理研究可以更全面的揭示该亚型的分子特征。第二部分:中低级别EPC分子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实验目的:探索中低级别EPC分子病理特征及发病机制,揭示EPC的突变特征和重要驱动通路,借此定义EPC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材料与方法:在第一部分25例中低级别EPC的基础上,将样本扩大至27例进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根据测序结果进行部分样本一代测序验证,针对测序结果进行突变负荷分析,突变频谱分析,突变特征分析,GO富集分析,突变克隆分析,最后针对得到的高频突变基因与TCGA数据库对比分析。在全外显子测序的基础上扩大样本至41对,设计目标区域测序panel测序(Targeted Regions Sequencing,TRS),针对重要位点进行一代测序验证,根据最终确定结果绘制高频突变基因图谱,突变基因通路富集,为了明确EPC的突变特征与多个乳腺癌数据队列对比分析。ZFPM1是EPC特征性的高频突变基因,与其他疾病差异比较。为了研究ZFPM1基因功能,设计ZFPM1免疫组化分析RT-PCR,qPCR检测蛋白与RNA表达水平,设计突变体质粒进行细胞转染,判断突变体对细胞功能的影响,主要实验包括免疫荧光,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细胞迁移实验,细胞增殖实验。实验结果(1)WES发现,27对EPC的主要突变频谱特征为C>T/G>A、T>C/A>G及C>A/G>T,利用TCGA数据库信息,将Luminal A浸润性乳腺癌的突变频谱与EPC做对比,发现两者的主要突变频谱几乎一致,与原位癌的突变频谱特征有所差别。从突变特征角度分析,EPC的3种突变特征有两种与浸润性乳腺癌的特征几乎一致,均与己知的 Signature 5 和 Signaturel3 类似。(2)此外WES提示,EPC的突变负荷较低,平均TMB为1.07/Mb(Range 0.1-8.16/Mb)。TCGA数据库中提取的245例Luminal A型浸润性乳腺癌的的突变信息分析发现发现这245例浸润癌的平均TMB为1.02/Mb(Range 0.07-6.67/Mb)。以上两种亚型的乳腺癌TMB无明显差异。(3)TRS发现,41对EPC中有9例ZFPM1突变,突变均可产生截断或延长蛋白且无热点,该基因是EPC特征性的高频突变,而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突变频率极低。(4)TRS发现,51%的样本存在IPI3K-AKT-mTOR通路基因突变。重要基因突变包括 PDC3CA(51%)、ZFPM1(21.9%)、GATA3(17%)、AKT1(14.6%)、CTCF(14.6%)、KMT2C(14.6%)、CBFB(4.8%)、ULK1(4.8%)。除此之外,EPC 出现了许多ER相关转录因子基因突变,如GATA3、ZFPM1、CTCF,KMT2C。(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在乳腺癌细胞系中ZFPM1 C端锌指结构变异可以促进GATA3转录效应的提升。(6)TRS显示,与LuminalA浸润性乳腺癌相比,41对EPC均未检测到TP53通路基因的突变,这意味着大多数EPC保留了抑癌基因TP53、RB1的活性,EPC中检测到的DNA损伤应答基因突变仅10个,推测这可能是EPC预后较好的原因之。(7)统计学证明,ZFPM1突变与PI3K-AKT-mTOR通路突变共存具有相关性。经克隆分析发现二者的突变可能参与驱动部分中低级别EPC发生。实验结论(1)ZFPM1是EPC特征性的高频突变基因,与PI3K-AKT-mTOR通路可能共同参与驱动部分EPC。(2)ZFPM1其后锌指截断或延长突变可能诱导GATA3转录活性的升高。除了PI3K-AKT-mTOR通路的改变外,EPC中还涉及多种转录调控的基因突变,这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ER转录调控进程。(3)EPC与Luminal A亚型浸润癌分子变异特征更为接近。EPC体细胞样本关键驱动基因突变较少、CGC-肿瘤一线基因突变较少、涉及DDR通路基因突变较少是EPC预后好的可能原因,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低中级别EPC良好的生物表型。
其他文献
框架理论认为,语言的意义和文化内涵存在于认知框架内,语言形式只是激活框架的符号。因此,古诗英译的关键是找到适当的英语符号,在目标语言中激活与原语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框架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难以准确诊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朴素贝叶斯算法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对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多个不
工程价格是工程建设领域的核心问题,工程价格的合理控制,贯穿于建设项目从决策至竣工投产的整个过程,也是一个较长且较为艰难的过程。笔者从微观方面探讨建设工程价格控制途
<正> 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乃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
期刊
<正> 叶附生苔类植物在世界各热带雨林地区均有所报道,但对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仅有温度与湿度方面的报道。随着对叶附生苔类植物的深入调查,我们注意到光照的强弱也是影响叶
建立等重方阵的概念,并运用它阐述幻方、2次幻方、3次幻方及中心对称互补幻方的充要条件,根据这些结论构作出一些8阶、9阶2次中心对称互补幻方.
<正>反式-1,4异戊橡胶是聚异戊二烯之一,其化学组成与我们熟悉的顺式1,4-聚异戊二烯相同,但单元间排列的空间结构不同,而且以反式结构占绝对优势(大于98%,另还含少量的3,4结
在许多实时图像处理中 ,都需要高速数据处理能力。随着新一代DSP器件的发展 ,这种要求可以得到满足 ,而相应的 ,对于DSP的优化编程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着重介绍了作者在
<正>30年来,泰勒斯公司的SelTrac CBTC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已经在世界上40多个大城市投入使用,共有100多条城轨线路采用了该系统,每年运送30多亿乘客。2018年,该公司最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高致残率与自杀率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抑郁症的发病机理至今没有确切的定论,也没有特别明确的临床指标。海马作为在抑郁症发病过程中受影响极大的脑区之一,其与抑郁症发病中的情绪变化密不可分,但海马的哪些神经活动变化和抑郁状态直接相关仍不清楚,本课题重点关注海马神经振荡在抑郁发生发展以及治疗后的变化。由于应激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选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