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设施栽培模式是经济林果树的高效产业模式,是调整产业布局、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特殊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大量化肥使用、高强度人工耕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影响树体正常生长,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能与大部分陆地植物根系共生的内生真菌,菌根共生后可以提高宿主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从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特色经济林生态经济型品种筛选及配套栽培技术(2019YFD1001605); 国家自然基金基金(3187058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仲英青年学者”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施栽培模式是经济林果树的高效产业模式,是调整产业布局、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设施栽培条件下,由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和特殊的微气候环境,以及大量化肥使用、高强度人工耕作,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失衡,影响树体正常生长,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是能与大部分陆地植物根系共生的内生真菌,菌根共生后可以提高宿主植物对营养元素和水分的吸收,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性。枣树是典型的丛枝菌根树种,前期研究表明菌根共生可以显著提高枣树的生长和抗逆。本研究以设施栽培条件下冬枣果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冬枣果园的土壤特性、分布规律和冬枣根系菌根状态,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解析了AMF群落多样性,进一步分析环境和栽培模式对AMF群落多样性的驱动效应和群落组装机制,为设施条件下冬枣果园健康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冬枣果实转色期,在陕西省大荔县全域范围随机选择冬枣的19个温棚和13个冷棚,采集根系和根际土。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表明,温棚土壤呈强碱性(p H 8.73),土壤轻度盐化,速效钾、速效磷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极低、总氮含量缺乏;冷棚土壤呈碱性(p H 8.16),土壤中度盐化,速效钾含量丰富,速效磷含量中等偏上,有机碳、总氮含量缺乏。与温棚相比,冷棚蔗糖酶的活性提高了77.44%,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无差异;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提高了234.63%,总球囊霉素、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无差异。(2)对AMF rDNA SSU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引物选择AMDGR/AMV4.5NF,以97%的相似度阈值聚类,共鉴定到了225个OTU,其中165个OTU鉴定到属,隶属于4目6科6属。Glomus、Paraglomus和Claroideoglomus是温棚和冷棚的共有属,Scutellospora、Ambispora和Diversispora为冷棚的独有属,Glomus、Paraglomus和Scutellospora属在不同设施栽培类型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Glomus和Paraglomus属在群落中的相对丰度与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3)冷棚的物种丰富度为56.6,显著高于温棚(37.88)。相关性分析表明,p H与丰富度指数和Faith’s PD指数显著呈负相关,表现出单峰模型;氨态氮与Faith’s P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单峰模型;氨态氮、蔗糖酶与丰富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线性模型;蔗糖酶与Faith’s PD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出线性模型关系。(4)基于Bray-Curtis距离算法的PCo A分析表明,温棚和冷棚的AMF组成具有显著差异性。Adonis多元方差分析表明,p H、速效钾、速效磷、氨态氮、栽培类型均对AMF群落结构组成具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土壤环境因子总体对群落组成的贡献率高于设施栽培类型。β-最邻近分类指数表明,随机扩散过程是推动大荔冬枣AMF群落组装的主导因素。利用Sidak检验,得到16个种可作为组间差异的指示种,温棚有4个,冷棚有12个。
其他文献
苹果(Malus domesica Borkh.)是世界主栽果树之一,在温带地区广泛种植,我国有着悠久的苹果栽培历史,作为世界最大的苹果消费和种植基地,我国苹果种植的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西北地区作为主要苹果产区,日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但气候干燥、年平均降水量低,部分果园地形条件差、灌溉条件不到位,干旱、盐碱胁迫和缺氮等成为了制约这一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前人研究证实了部分GH3基因会参
辣椒是我国设施内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设施基质栽培由于保水保肥性良好,可实现辣椒的优质高产,但目前缺乏不同茬口基质栽培辣椒的水肥精细化管理方案。因此,本研究进行了三茬共四个试验,以期获得最适的基质栽培辣椒的水肥精细化管理方案。试验处理分别为:(1)2019年春茬,以‘博陇(37-94)Bolon RZ F1’辣椒为试材,研究3种灌溉量(基于基质相对含水量,分别控制在70%~75%、55%~60%和4
中子探测技术近年来在爆炸物检测、石油勘探、放射物污染检测、核能发电、癌症放射治疗等实际工作中大放异彩。然而无论是在实验室中还是实际应用场所,在中子探测过程中,由于中子与周围环境存在非弹性散射和慢中子的辐射俘获等现象,中子和伽马总是相伴相随的存在,且常用的中子探测器对中子和伽马射线均很敏感,所以如何甄别混合场中的中子和伽马射线,这对于中子探测的研究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考虑到传统中子-伽马甄别算
居民的城际出行推动了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集聚与扩散,居民出行强度和方向反映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交通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居民出行的可能性,城际出行逐渐向常态化、动态化和复杂化的方向转变。因此,借助网络化和“流空间”理论来深入研究中国居民城际出行,对于认识居民出行规律和城际空间联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腾讯位置服务大数据,以2018年为研究节点,选取中国34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
饱和水汽压差(VPD)和土壤水分(SM)含量是影响植物生理和发育的两个主要因子。当土壤水分含量较低,空气湿度较低时(可以称为高VPD或HVPD),会对植物的生理和生化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植株蒸腾速率较高,面临干旱胁迫。论文以黄瓜和番茄作为试验材料,通过调控温室内水气压(称为低VPD或LVPD)和两个水平的土壤含水量,即充分灌溉(WW)(90%)和水分胁迫(WS)(60%)耦合处理。夏季晴天时
针对核桃生产中肥料配比不合理造成的土壤肥效低、产量品质下降及持续生产力不足等问题,开展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核桃产量、果实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实现核桃产业绿色高效的发展目标,为核桃生产的可持续性奠定坚实基础。本论文以早实核桃‘香玲’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肥处理:(1)不施肥(CK)、(2)单施化肥(F)、(3)化肥+有机肥(F+M)、(4)化肥+生物有机肥(F+BM)、(5)化肥+有机肥+
硒是人体健康中必须的营养元素,缺硒往往会引起人体“大骨节病”的发生。中国72%的国土面积处于缺硒状态,为减少“大骨节病”的发生,许多地区需通过人工施硒的方式来满足当地居民对硒需求。葡萄(Vitis vinifera L.)作为硒的载体,可有效帮助人类增加硒的摄入,富硒葡萄的深入研究在食品营养、市场价值方面有着深远意义。目前,葡萄果实内VC含量的提高与硒的关系未被深入探究,其生理机制的探索对葡萄科学
核桃(Juglans regia L.)是胡桃科核桃属落叶乔木,是在全世界广泛种植的重要木本油料树种之一。然而,由于非生物胁迫,使得核桃产量严重下降,核桃产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因此,挖掘抗性基因,通过分子育种培育出具有高抗逆性的良种,已成为当务之急。热激转录因子(HSFs)在植物抗逆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清香’和‘香玲’核桃的c DNA作为模版,克隆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
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Lindl)新芽,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枇杷在不同时期所发出的嫩叶。枇杷新芽含有丰富的功能成分,具有很高的医用和食用价值。为了揭示枇杷新芽展叶期主要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性能变化规律,给枇杷新芽的生产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以陕南地区生长的‘长崎早生’、‘大五星’、‘马克’、‘佳玲’、‘麦后黄’、‘白茂木’6个品种枇杷夏梢新芽为对象,在每个品种夏梢新
桑椹因富含多种天然色素而呈现独特的色泽,花色苷是果实的主要呈色物质,不仅使果实呈现良好的色泽,还具有抗氧化等多种生理活性以及预防近视等多种功能。植物激素乙烯利、生长素以及精胺能够调控果实生长发育以及果实着色,而其调控桑椹着色的功能尚不明确,本研究以果桑品种红果2号的果实作为试验材料,分析在果实转色期对果实分别外源喷施4种促进果实生长发育的激素、3种多胺、生长素合成抑制剂和多胺合成抑制剂对果实内源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