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国战略思想贯穿了整个俄罗斯的千年历史。大国理念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等俄罗斯统治者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大国战略思想的根源,就在于深入俄罗斯人内心深处的的弥赛亚意识。对于俄罗斯而言,弥赛亚意识绝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概念,更是俄罗斯整个民族价值观的体现,是俄罗斯民族思想的体现。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弥赛亚意识以各种形式得以体现,经过了五个阶段的洗礼:(1)神圣罗斯;(2)“莫斯科-第三罗马说”;(3)东正教、君主专制、人民性;(4)世界共产主义阶段;(5)普京的俄罗斯新思想-强国主义。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弥赛亚意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具体而言:苏联之前的俄罗斯,弥赛亚意识主要表现为对外的领土扩张;而在苏联时期,则是宣传俄罗斯是世界共产主义的中心,要在世界范围内发起社会主义革命;在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新思想则表现为号召俄罗斯民众回归文化传统,通过外交手段服务于强国的目的。虽然不同时期弥赛亚意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这种意识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执政者实施大国战略的思想根源。在俄罗斯千年发展史上,大国战略思想尤其在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斯大林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000年普京就任总统,郑重的承诺“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透出其建立强国的雄心壮志。执政之初,普京首先从整顿内政入手,建立强大的国家机器,加强中央联邦制,同腐败做斗争,打击民族分裂势力;意识形态上,号召俄罗斯民众回归传统,宣传俄罗斯新思想,即“爱国主义”、“强国意识”,使得东正教教会重新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外交上,提出对外政策要服务于国内经济的发展目标,发展同美国的友好关系,谋求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2004年以后,俄罗斯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俄罗斯外交政策的转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普京对第一任期内的外交政策及时进行了调整,将目光转向了独联体和亚太地区。对于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谋求霸权、构建单极世界的企图,普京不仅在公开场合予以批评,更联合中国等国家在国际重大问题上争取话语权。
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态势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俄罗斯也不例外。加之中俄两国对许多重大国际问题有着相近的立场,两国地缘接近,使得俄罗斯更加不能小觑中国在其战略布局中的位置。普京执政的八年,中俄两国政治高度互信,以2001年7月签订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准绳,在政治、经济上、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积极合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济上,中俄经贸合作水平逐年提升,基本完成了两国领导人在2005年确立的在2010年使两国贸易额达到600亿-800亿美元的目标。地区和能源合作领域成果颇丰,尤其是中俄原油管线的建设,为两国的经贸合作和政治互信注入了新的活力。
军事上,中国是俄罗斯最重要的武器出口对象国。俄罗斯对华武器出口不仅增加了两国在军事上的互信,并且也为俄罗斯军工产业带来了大量的外汇,缓解了俄军工产业因资金不足而可能产生的萎缩。此外,中俄两国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几次联合军演,为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开启了新的一页,在维护两国的地区稳定、打击三股恶势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俄互办国家年将两国的文化交流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国家年框架内,举办了数百项的文化交流活动,增加了两国人民的互信和了解。“俄罗斯年”的举办重新唤起了中国人学习俄语、了解俄罗斯文化的兴趣。这表明了俄罗斯在谋求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的同时,更不忘要以一个文化大国的身份进行对外文化宣传。
总之,普京任期的八年,在中俄关系的发展轨迹中,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很好地贯彻了其大国战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