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与穴位埋线联合西药舒利迭治疗肺脾两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炎症相关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缓解药物的使用情况、复发情况,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加味参苓白术散与穴位埋线联合西药舒利迭治疗肺脾两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及治疗后患者肺功能指标、炎症相关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缓解药物的使用情况、复发情况,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舒利迭)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参苓白术散并联合穴位埋线治疗。1个月为1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一氧化氮检测(FeNO),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应急预案使用情况,复发情况。同时记录脱落和不良事件。选用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评价疗效。结果:(1)肺功能指标(FEV1%、PEF)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FEV1%、PEF)水平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2)炎症相关指标(FeNO)比较:治疗前后两组FeNO水平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3)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CT评分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37%,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对照组腹胀便溏、倦怠乏力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喘息气急、咳嗽、咳痰、哮鸣音、自汗而黏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所有症状均与治疗前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喘息气急、咳痰、哮鸣音症状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咳嗽症状积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腹胀便溏、自汗、倦怠乏力症状积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5)使用应急预案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使用应急预案的患者例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复发率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3个月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加味参苓白术散联合穴位埋线能有效改善肺脾两虚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肺功能水平,降低气道炎症水平,提高哮喘控制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急性发作;治疗过程中显示安全性良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本论文通过养血祛风方联合针刺治疗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的临床研究,观察徒手肌力评定量表、巴氏指数量表及中医证候量表的评分改善情况。明确此诊治方案的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脑病二科门诊及病区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血虚风扰型缺血性中风病肌力减退患者76例,按第一次的就诊时间进行编号处理,将所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调神通络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的疼痛、情绪与睡眠评分变化,评价调神通络针法治疗气滞血瘀型PHN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本病寻找一种有效的“心身同治”综合疗法。方法:本研究按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入组标准,共纳入60例病例,均来自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秦皇岛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的PHN(气滞血瘀型)患者,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即调神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也叫做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可加重代谢紊乱,增加相关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因此,早期发现NAFLD是避免并发症不良影响的关键。本研究旨在识别micro RNA(miRNA),以助于对NAFLD的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高脂饮食建立NAFLD大鼠模型。把实验大鼠的肝脏取出,作为本次实验的标本,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然后切取大鼠肝组织并使用H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与脑血流调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1.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中颅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为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的患者60例组成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头颅MRI提示无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60例组成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年龄、性别
本课题通过建立耐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5-FU,初步探讨RUNX3与结直肠癌耐药的关系。第一部分:采用低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法建立人结肠癌耐药细胞株HCT-116/5-FU,cck-8法检测5-氟尿嘧啶对亲本株HCT-116及耐药株HCT-116/5-FU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conc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60例,年龄45~65周岁,平均年龄(57.95±4.18)周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为I~II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组(对照组,C组)和全身麻醉+星状神经节阻滞组(星状神经节阻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C组,n=30)、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组(T组,n=30)、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椎旁神经阻滞组(TB组,n=30)。3组患者均采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监测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孕妇胎儿主动脉峡部(Aortic isthmus,AOI)、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血流参数及右心功能状况,为PE孕妇胎儿围产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24例孕28~41+6周于我院就诊并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轻度PE组(33例)、重
目的:通过检测叉头框K1(FOXK1)及脊椎蛋白2(SPON2)在肺腺癌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分析上述两个因子的表达水平高低和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以便为患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方向。方法:选取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且病理诊断为肺腺癌的患者,其中60例肺腺癌患者的血清样本为实验组,2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的血清样本为对照组;肺腺癌组织样本30例为实验组,癌旁组织样本30例为对照
目的:评价早期D-二聚体的变化规律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及单侧膝单髁关节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预测价值,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骨科住院,确诊为单侧膝关节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