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则被称为“史上更难就业季”,但人才“供过于求”的表象背后却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表现的满意度逐年降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稳定性低、不易培养。该现象的产生与大学生心理密切相关,多数大学生在读期间并不清楚自己的特质、能力,更不懂如何立体判断未来工作的需求和核心价值及其与自己的匹配程度。这些问题或在临近求职时集中爆发,并表现为大学生求职”随大流”等现象,或在大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中体现,表现为“稳定性低”等现象。实际上,大学生在读期间正处于生涯发展的探索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也有机会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中了解自己、解读职场与社会。因此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职业探索避免以上现象的发生。但是面临着来自社会就业的压力,背负着来自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同时加之对求职信息了解匮乏等原因,容易造成大学生一定程度上的择业障碍。于此,有些学生感知的障碍极大,于是采取消极抵御方式,被动做职业准备;相反有些同学比较能坚持信念心,在不同的实践领域积极探索,为就业做了充分的准备,及早发现自己的潜力、价值、兴趣。所以职业探索行为在大学生感知到这么多的外界、内部障碍后是会有所不同?这中间有无传导机制?该传导机制的变化可否受外界影响呢?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将是一个较好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可以引导我们去干涉这一传导机制从而积极影响大学生最终的探索行为。本研究基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为群体,样本构成涉及大一到研三所有年级,共发放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24份。研究采用文献梳理法为变量间的关系找理论支撑来提出中介效应假设,再应用PASW20.0.0软件采用调查问卷法进行的实证检验。研究得知,主观性就业障碍能够通过择业效能感影响最终的职业探索行为,且大学生群体的阶段差异、性别差异造成感知到的主观障碍也有差异,针对差异的障碍,设置其配置的择业效能干预方式因有所不同,有长期、也有可能是短期,有团体也有可能是个人咨询,但合理的配置无疑能够带动学生的职业探索行为,这也是本文的落脚点。基于对干预的形式的深入研究不是本文的重点,文中并未展开。具体而言,主观性就业障碍与择业效能感和职业探索行为呈反向的显著相关关系;择业效能感和职业探索行为是正向的显著相关关系;择业效能感及子维度在主观性就业障碍和职业探索行为上的中介效应。在验证变量及各维度的相关性时发现,大学生感知的主观性就业障碍与其未来规划效能无显著相关关系。研究有几点创新之处。首先,研究职业探索因感知就业障碍通过择业效能而被影响这一实现机制,为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在理论方面,基于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研究在国内还停留在现象描述阶段,即,行为现状描述、探索行为与人格关系等描述,而对于有什么措施、能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现状的研究虽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很少(国外少量理论支持,国内无研究)。在实践方面,大学生的职业探索在群体划分上具有差异性,并非一成不变;大学生职业探索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并非一次完成;针对大学生的生涯帮助其实应该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主题,而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候补发生作用。本机制(障碍-效能-行为)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市场、学校和学生本身都有指导和启示,尤其是学校层面,基于此理论采取贯穿于大学生本硕全部阶段的针对性指导,对学生、学校、就业市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其次,研究据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展开。本研究基于财经类专业大学生从本科到硕士所有年级的群体,因此,在实践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