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特别是农民,在中国这个几千年来以农为本的国家一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历史主要是农村社会的绵延。20世纪30年代前后形成的乡村建设学派,主张以乡村教育、改造、建设来解决中国的出路和前途问题,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以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审视乡村建设者的理想和行动,希望通过与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对话与反思,提出解决当代中国农村问题的政策性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本论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导论。其主要内容为选题缘由及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论文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介绍乡村建设运动发展的基本历程。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嬗变,同时提出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就是这种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的耦合,最后介绍了乡村建设运动的蓬勃发展的短暂历程与迅速的衰落。 第三章从社会秩序的角度,论述了乡村建设最为突出的伦理本位和礼俗文化。主要围绕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切入点“中国文化失调”与“重建”展开,同时探讨了晏阳初的文化传统创造转化。 第四章从组织民众的角度,探讨了乡建者的民本思想和民众意识,围绕“唯力是视”的认识论、和培育“新民”等思想,回答了农民既是乡村建设中的受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者,他们是乡建的力量之源。 第五章从社会理想角度,深入研究了梁漱溟、晏阳初以及其他乡村建设者的理想王国。回答了乡村建设者在如何通过乡村建设,来描绘他们孜孜以求的精神家园的宏伟蓝图。 第六章从改良实验角度,深入剖析了邹平模式、定县模式、晓庄模式、苏徐公桥模式、北碚模式、清河模式,揭示了这些乡建运动的社会改良实验本质。 第七章总结了乡建者的社会思想的贡献与历史局限。探讨了乡村建设的“保守与激进”之争的社会思想传承与变革,乡村建设中的民众群体意识,以及对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社会思想史角度,以基本历程、社会秩序、组织民众、社会理想、改良实验等为切入点,重新研究了这些改良主义者的社会理论和实践行为,通过分析30年代的乡村建设学派的乡村试验,回答其在整个学术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并以史为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经验和教训。本论文为当前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应趋向于民众化提供了一个阶段性的事实佐证,为解决当代中国农村存在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