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误读现象主要源于文化差异。人们在接触异文化时,往往很难摆脱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总是习惯于根据自己熟知的一切或出于自身文化的需要,对异文化进行判断和解读,从而造成对异文化真实面目的背叛。 文学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媒介,这一翻译活动的本身就是两种文化的对话和协商。译者作为译入语文化的代表,自解读原文之时就已进入了这个复杂的文化网络中。这一过程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经历和比较,也是两种文化的碰撞、排斥和融合。因此,生成的译作中有可能包含着对原语及原语文化的误读现象。如果说原语及原语文化是影响译作生成的决定性因素,那么,译入语文化在其间也扮演了同样重要的作用。“译入语文化绝不是被动无为的,相反,它往往是影响、制约,甚至主宰译作的最大因素。”(孔慧怡,1999:88) 然而,在传统的翻译理论赋与了原作和原语文化的“试金石”地位的情况下,译入语文化从来都显得无足轻重。在翻译界奉行的以“忠实”为评价译文质量的核心原则下,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因“不忠”而被大加斥责或干脆置之不理。实际上,除开因译者语言能力不足造成的误译或是不负责任的乱译外,文化误读现象则是集中体现了文化交流的阻滞点,鲜明的突出了异文化间的扭曲和变形。同时,有些误读现象甚至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文化交流成果,因此,“从文化交流的角度看,在翻译中研究这一现象具有不寻常的价值。”(谢天振,1998:195) 本文从“文化误读”这一相对特特殊的角度入手,从一个侧面展开对译作与译入语文化关系的研究,通过描述这一现象的起因、表现、正负作用,以揭示译语文化的特征及规范是如何形成强大的力量,自动而微妙地介入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表达,从而导致译者有意或无意的误读行为。同时指出,对译作的评价应该更为综合、客观。 本文的选题及完成深受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生的国际译学研究界内的一场所谓范式变革的影响,即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及现代文学理论的启发。相比之下,它更加强调对译作的解释和描述的功能。 引言部分从总体上介绍了文化误读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在文学翻译中研究这一现象的意义,本文的写作目的及基本结构安排。 第一章为全文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现代文学理论如哲学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观照下,借用其核心概念,“文本的未定性”及读者的 “期待视野”,分别从客、主观两方面阐述了译者“误读”原作的可能性。 第二章探讨了因译者的“期待视野”导致的文化误读现象。从期待视野的概念出发,作者分别从心理和文化维度分析了译者误读原文的原因。这一章谈到的“误读”属于真正的误读,是由于译者因心理定势的影响及文化能力不足,造成的对原语信息的错误理解。 第三章论述了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化误读的关系。继第二章讨论了译者在理解原文阶段出现的偏差后,这一章则分析了译者在表达阶段出于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考虑,对原文进行了改动,导致偏离原作的情况产生。 第四章从更宏观的角度专门讨论了译入语文化规范是如何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从而影响译者对原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译入语文化规范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作者在此选取了伦理道德、文学规范及政治干扰三方面加以论述。虽然前两章对译入语文化特点也有提及,但多是限于微观层面的分析,或是不太系统的论述。同时,译者及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与误读的关系恰好进一步证明了译入语文化力量的强大。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单辟一章集中论述。 第五章论述了文化误读的正负作用。我们认识到,无论何种形式的误读都是以损失原语内容为代价的;但同时有些文化误读却有着积极的意义,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文化交流成果。 结论部分指出翻译作为一种人文性、社会性很强的活动,不应该只将其局限于理想环境的研究。评价译作质量,单凭“忠实”是不够的,对于某些误读现象,虽也“不忠”,但需要将其纳入相应的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中给予客观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