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湾红树林湿地是深圳市建设生态环保工程的示范项目。它主要受纳雨水面源污染,对其进行污染负荷的缓冲。论文主要研究排入湿地的小沙河的面源污染情况。论文对丰水期、枯水期及平水期三个水文期小沙河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共测得十场有效降雨。监测与河流黑臭关系较大的两项指标:CODCR和BOD5;与河流富营养化关系较大两项指标:TN和TP;以及常规指标pH和SS。通过对十场有效降雨水文及水质数据的监测,从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定量、污染过程线、降雨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EMC)、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对受纳水体的贡献、降雨径流污染负荷的排放特征、初期冲刷、初期冲刷程度与降雨径流特征和晴天累积时间的相关性、各项污染指标之间相关性等方面分析和讨论了深圳湾红树林湿地径流排放口的总污染特征规律,有利于指导城市面源污染控制。同时利用SWMM模型对次降雨径流污染进行了模拟,发现模拟值与实测值有较好吻合性。分析结果表明:(1)面源污染受季节变化影响。雨季雨水量大对地表冲刷强,所以雨季污染负荷较轻,污染物累计少;而降雨少的月份,径流形成后水质差。(2)尽管雨季期间湿地径流排放口的COD、SS、BOD5、TN、TP普遍超出地表Ⅴ类水标准,但由于排入湿地的小沙河周边下垫面位于深南大道和锦绣中华区域,清扫频率高,绿化面积大,所以污染并不严重。经过较长时间雨水冲刷,污染物浓度会急速下降。(3)在所测得的10场典型降雨中,存在初期效应。其中COD、SS、BOD5的初始冲刷现象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在径流产生20min左右存在污染物质量浓度陡降的现象,中后期质量浓度下降并趋于稳定。TN、TP的初始冲刷效应不明显。(4)晴天累积天数越长,集水区中累积的污染物越多,初期冲刷的程度越强。(5)降雨径流对受纳水体影响比较大的污染物是TSS和C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