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下颌角肥大畸形是亚裔女性常见的美容问题,不符合东方民族以“鹅蛋脸”为美的审美观。目前下颌角截骨术已成为亚洲国家非常流行的美容手术,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截骨过度就是严重不可逆并发症之一,其表现为“马脸”畸形,给患者面部外形及心理造成伤害、带来困扰,手术修复是矫正“马脸”畸形的主要治疗手段,最好的治疗时机是在术中,术者根据临床经验将截下的下颌骨进行适当修整后再原位回植修复过度截骨,下面部轮廓明显改善,但是回植骨的发展转归如何目前尚未有文献报道,本课题通过成年山羊过度截骨术后骨原位回植的实验研究,观察下颌骨及咬肌的修复过程及愈合结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实验动物的组织学和影像学依据。方法:选用12只成年山羊(24侧)为研究对象,雌雄不限,体重约25—30kg,随机分入4组(A,B,C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只,共6侧,每只山羊双侧行过度截骨术后取下骨片经修剪原位回植,并用柯氏针固定,并于术前及取出标本前分别行三维CT测量观察下颌角骨形态及咬肌厚度,A,B,C组分别于1月,2月,3月取下颌骨及咬肌标本,行组织学观察及测量。结果:1、形态学动态观察:①骨组织形态学动态观察:山羊大体观察术后1月组术中标本,有骨膜反应骨断端部位形成膨大的外骨痂,早期质软,色泽发暗,术后2月组标本,外骨痂体积变小,质硬,质色接近正常骨,术后3月组标本外骨痂体积缩小,质色均,质地硬,骨切开线基本难以辨认。光镜观察术后1月组可见回植骨片软骨性成骨,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可见明显的软骨→未成熟骨小梁→成熟骨小梁的过度,术后2月组,骨切开线间隙中多有广泛成骨,软骨内成骨更加明显,新骨连接较为疏松,可见较多纤维组织,与正常骨质有差距,术后3月组,新生骨小梁增粗,排列紧密规则,新生骨改建基本成熟,细胞成分略多于正常骨质。②咬肌组织形态学动态观察:术后早期1月肌节变短,可见大量胶原纤维,胶原纤维及肌纤维排列紊乱,术后2月长度恢复,肌侧胶原纤维较粗大,可见分布其中的毛细血管。术后3月组,胶原纤维融合变粗,肌纤维排列较规则,术后组织学观察可见肌纤维明显萎缩,横断面及减小呈多角形变化,肌纤维排列紊乱。2、三维CT动态观察及测量统计学结果:三维CT观察结果与大体观察相一致,术后1月组骨切开线、外骨痂清晰可见,下颌角角度变钝,术后2月组、术后3月组相较1月组骨切开线模糊甚至消失,外骨痂缩小,对比术前术后下颌角角度均有明显改变,无成角畸形。术前术后咬肌厚度改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颌骨过度截骨术后部分骨片即刻原位回植后,骨块与原截骨面生长愈合良好,且骨块回植后咬肌发生适应性的改建;为今后临床矫正“马脸”畸形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