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髁突是整个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其表面覆盖的薄层纤维软骨为其终生处于生长改建的基础。当髁突软骨受到功能性下颌前伸矫治力的刺激时,其可将刺激转化成生物学信号,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最后汇集到对细胞有丝分裂的调节,表现出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围绕功能矫治对髁突软骨改建中可能的信号通路学者们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对信号通路进入细胞核调节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学机制还不是十分明确。近年来研究发现周期蛋白A2(Cyclin A2)为细胞有丝分裂的最有力刺激因子,集中定位于细胞核中,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K1结合后可激活底物蛋白,将组蛋白H1磷酸化导致染色体凝集,核纤层蛋白磷酸化使核膜解体等。Cyclin A2在细胞周期的G1期后期出现,S期高表达,M期早中期后开始被降解,既可控制DNA复制启动又可促进细胞分裂。本实验采用组织学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大鼠下颌前伸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内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学变化及髁突软骨细胞中Cyclin A2的表达及其变化规律,研究软骨细胞中Cyclin A2在功能矫治下颌前伸过程的作用及意义,从而为临床上下颌后缩的骨骼矫形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4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0只,体重约90克,适应性饲养一周后随机等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按照实验周期(1、3、7、14、21、28、35天)分为7组,每组5只,共14组。实验组将自制的下颌前伸斜面导板矫治器用3M玻璃离子粘接剂粘固于大鼠的上前牙,并通过橡皮圈经大鼠鼻上颌复合体与自制矫治器的两侧口外弓固位臂连接,使得自制矫治器在大鼠口腔中获得稳定的固位。考虑到大鼠前后爪对矫治器的破坏和对面部组织的损伤,将大鼠四肢用医用橡皮膏紧紧包裹,矫治器每天24小时戴用;对照组不做相应的实验处理。所有动物均自由饮水,软食饲养,同环境下饲养至实验结束。实验后按1、3、7、14、21、28、35天分别取材,常规固定、脱钙、脱水、石蜡包埋;石蜡切片后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髁突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方法(两步法)检测Cyclin A2蛋白的表达;采用多功能真彩色细胞图象分析管理系统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评分,以IHS值表示染色强度。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资料用x__±s表示,统计分析时实验组与对照组间采用两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水准α=0.05。结果:1大体观察大鼠戴用斜面导板矫治器后下颌处于前伸状态,上下前牙大多数处于对刃状态,个别出现反he,摘除矫治器后下颌不能后退。而对照组未出现前牙对刃,前牙覆盖约3毫米。2髁突软骨形态学变化镜下可见髁突软骨分为纤维层,增殖层,过渡层(增殖层深层),软骨层(肥大层)和软骨钙化层。随着功能矫治力的作用,实验组大鼠髁突中后部软骨增殖层,过渡层的细胞层数增多,细胞数目增加,与同时间点对照组软骨厚度相比增加;到21天时髁突软骨各层厚度逐渐趋于稳定;第35天时可见过渡层和增殖层的厚度减小,但仍厚于对照组,软骨层深层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增多,细胞核逐渐固缩与钙化层延续,软骨内成骨活跃。对照组随着增龄性生长,髁突软骨各层的厚度逐渐变薄,中后部最为明显,前部变化不明显。3 Cyclin A2的表达水平及分布空白对照组髁突软骨各层未见棕黄色染色颗粒。对照组Cyclin A2低水平表达一直持续到实验结束,且主要位于软骨层;实验组Cyclin A2主要表达于增殖层和过渡层,阳性定位于细胞核。第1天时实验组Cyclin A2的IHS=12.00±3.61,对照组IHS=10.33±1.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时实验组中Cyclin A2表达明显增强,IHS=70.33±28.50,对照组IHS=7.67±3.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时,实验组IHS为95.67±11.37,对照组为7.67±3.51,两组相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1);第21实验组与对照组Cyclin A2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8、35天时实验组与对照组Cyclin A2表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Cyclin A2参与了生长发育期大鼠功能性下颌前伸过程中髁突软骨细胞的有丝分裂,从而促进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2 Cyclin A2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功能矫治力-生物学信号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