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住院患者病证信息,建立基础数据库,挖掘研究DR风险因子、中医证型分布及处方用药规律,为DR中医药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循证证据。方法:采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至2016年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DR住院患者病例信息,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256例。由计算机人员对共享系统原始数据进行导出,以Excel保存数据(包括基本信息、主诉、既往史、个人史、刻下症、理化指标、体征、眼科检查、中医四诊信息、诊断信息、方剂、中药、医嘱等),并对数据库进行核查、补遗及规范化处理。采用SPSS21.0对年龄、性别、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病程、DR分级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DM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压与DR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频数与构成比研究DR患者中医证型及其分布情况。采用中医复杂网络系统(Liquorice软件)实现的多层核心网络分析法,对DR中医处方中核心药物、配伍特点及用药规律进行分层挖掘。结果:1.256例DR患者平均年龄为57.5岁,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38岁。男性117人,占46.4%,女性139人,占54.3%。DM平均病程为11.66年,最长29年、最短0.4年。DR2级占2.73%、DR3级8.20%、DR4级占23.05%、DR5级占66.2%。256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病136例,合并高脂血症68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4例,合并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31例,合并脑梗塞者17例,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22例。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DM病程与DR病情严重程度关系经Spearman秩相关检验,相关系数=0.013,p=0.840>0.05,两者无直线相关关系。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收缩压、舒张压与DR病情严重程度经Spearman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收缩压、舒张压与DR严重程度呈无直线相关关系。3.256例DR患者单证出现例数为25例,占9.76%,两证组合例数为133例,占51.95%,三证组合例数为96例,占37.5%,四证组合例数2例,占0.78%。单个证型累计出现625次,单个证型出现频率高的为:气虚证(48.00%)、痰湿证(42.18%)、阴虚证(33.45%)、血瘀证(29.82%)。男性患者虚证集中分布于气虚证(49.57%)、阴虚证(29.06%),实证集中分布于痰湿证(47.00%)、血瘀证(30.77%),女性患者虚证亦以气虚证(52.52%)、阴虚证(41.01%)多见,实证以痰湿证(43.16%)、血瘀证(31.65%)多见,与总体证型分布规律一致。证型在不同年龄段间分布,40-49岁组、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患者虚证以气虚证、阴虚证多见,标实证以痰湿证、血瘀证多见,与总体证型分布规律一致,不同的是<40岁年龄组DR患者实证集中分布于气郁证(25.0%),80-89岁组气虚证、阴虚证、血虚证、结热证、痰湿证出现频率相同。病程<1年组虚证型集中在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标实证集中在痰湿证、血瘀证。病程在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及20年以上者患者虚证均集中在气虚证、阴虚证,实证集中在痰湿证、血瘀证,与总体证型分布规律一致,具体地,DM病程<1年至20年患者虚证集中在气虚证,实证集中在痰湿证,20年以上患者虚证集中于阴虚证,实证集中以血瘀证。在DR不同的病情分级间证型的分布规律亦与总体证型分布规律一致,具体地,DR2级患者虚证集中于气虚证(71.43%),标实证集中于痰湿证(71.43%)。DR3级患者虚证集中在阴虚证(52.38%),实证集中于血瘀证(33.33%)。DR4级患者虚证集中于气虚证(49.15%),标实证集中于痰湿证(40.68%)。DR5级患者虚证集中于气虚证(47.93%),标实证集中于痰湿证(45.56%)。4.此次研究共涉及治疗DR处方290剂,中药244味,单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共3826次,使用频次高的药物有:茯苓、山药、生黄芪、白茅根、生地黄,墨旱莲。处于网络核心第一层的药味是:茯苓、生蒲黄、山药、白茅根、墨旱莲、楮实子、菟丝子、枸杞子,是治疗DR处方中的核心药味,其中茯苓-山药配伍频度最高。处于核心网络第二层的药味:当归、鳖甲、肉桂、浙贝母、炮姜,是针对兼证的主要配伍药味,其中鳖甲-肉桂配伍频度最高。处于核心网络第三层药味是:丹参、泽泻、薏苡仁、菊花、小蓟,是针对次要症状常用配伍中药,其中丹参-薏苡仁配伍频度最高。结论:1.此次对于DR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收缩压、舒张压与DR病情严重程度间无直线相关关系。2.DR患者病情虚实夹杂,常见的组合证型是:气虚证+痰湿证,气虚证+阴虚证,气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气虚证+阴虚证+痰湿证。3.DR病情本虚标实,本虚证以气虚证、阴虚证为主,标实证以痰湿证、血瘀证为主,痰湿证较血瘀证集中。痰湿、瘀血贯穿于DR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病程、不同病情分级中。4.DR的治则以益气养阴、补益肝肾、化瘀止血为主。软坚散结,化痰除湿是对核心治则的有效补充。健脾利湿、养血止血、清肝明目是对核心治则的灵活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