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裔英籍作家唯·苏·奈保尔的早期作品《模仿者》是后殖民文学中的代表作。这部作品描述了以特立尼达为原型的后殖民国家伊撒贝拉岛从英国殖民地转向独立国家所遭遇的困境——历史残缺、文化错位、身份模糊以及社会混乱无序。以主人公辛格为代表的居民在寻求自己独立身份时仍依赖西方文化,难以摆脱模仿者的身份;而伊撒贝拉岛独立后的重建也同样充斥着西方国家的干涉。模仿者们是在模仿中失语还是在沉默中反抗,是奈保尔作品中值得探索的问题。大部分评论家认为奈保尔笔下的“模仿”是对外来优越文化的简单而被动的模仿,是殖民者采取的一项殖民统治策略。而本篇论文在梳理“模仿”作为一种殖民策略的同时,聚焦被论者忽视的模仿中的反抗力量。这些模仿者虽然由于历史原因被迫去模仿,但他们身上仍体现出强烈的反叛意识,甚至于他们试图采取各种方式去颠覆压抑他们许久的殖民统治。这与霍米·巴巴在他的著作《文化的定位》中对“模拟”这个概念的认识不谋而合,即,被殖民者对西方文化的模拟本身是个矛盾的认识过程,它不仅包括简单的效仿也包括位于他们心底的反抗,并通过他们的不同在行动中表现出来。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辛格等人对西方文化的模仿。殖民话语和殖民教育引导模仿者们成为典型的“他者”,崇拜、依赖西方文化,失去自我,便于殖民者的控制;第二章进一步分析伊撒贝拉岛独立后重建过程中,受新殖民主义侵蚀,仍难摆脱对英国的模仿。殖民遗留的问题——无序的社会、落后的经济、无能的领导者,加上新殖民主义的侵入使得伊撒贝拉被迫照搬西方模式,无法真正独立;第三章聚焦模仿者的反抗意识和颠覆策略。模仿者在模仿中通过对殖民模式的背离逃避殖民者的“凝视”,也颠覆了殖民话语的权威。这主要体现在辛格父亲的反叛、辛格的反叛以及后殖民写作的颠覆策略。奈保尔通过阐释模仿所蕴涵的双重意义,揭露后殖民国家的社会问题,真实再现西方国家与前殖民地的权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