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处于新的时代征程中,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强大的生产力作支撑,同时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已进入决胜阶段,政府及其干部被赋予了建设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这对于干部工作职责的履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干部作为国家各项政策对接群众的一线工作者,肩负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始终奔走在创新改革征程的道路前沿,其作为政策试行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在风险未知的情况下探索改革创新的正确道路,为改革措施的有效改进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其工作的成功与失败是同时存在的,在面对这样的考验时,部分基层干部出现了不干不出错以及想干却不敢干的心理,行为上表现为无功无过的“隐性不为”,因此干部不愿作为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社会迫切需要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无法避免并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问题解决的根源之一便是如何看待及处理基层干部在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失误。在这种冲突背景下,容错机制的出台从制度上给予了基层干部试错的范围与界限,将政府对基层工作的支持转化为有形的保护机制,从思想上帮助基层干部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卸下心理包袱,激励基层干部大胆探索、勇于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建立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着力建立健全容错机制,配合逐步完善的考核机制实现激励与严管并举的工作局面。伴随全国各地容错机制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正在逐步建立健全容错机制,安徽省各地方政府紧随步伐,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基层干部容错机制,但是由于政策的落地性以及地域性,如何有效地判定错误情形,执行容错程序,切实地让容错的结果更加广泛的应用,让其发挥更大价值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安徽省各地方政府出台的容错机制政策文本为研究基础,对现已出台的政策文件进行系统梳理,同时结合对基层干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描述安徽省基层干部容错机制的建设现状,探寻容错机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相关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安徽省容错机制的优化策略。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在现实需要、政策背景、现实意义以及国内外学者对于容错机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安徽省容错机制建立的重要性和显著意义;第二部分,从容错机制的内容和理论基础出发,主要讲述了容错机制的内涵以及容错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安徽省各地政府出台的关于容错机制的政策文本梳理,了解安徽省基层干部容错机制的建设现状和政策规定;第四部分,结合政策分析依据和实际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安徽基层干部容错机制主要存在容错条件精准性不足、监督不到位、现实可操作性不强以及社会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第五部分,对于目前安徽省基层干部容错机制的实践现状和问题,提出需要提升容错条件精准度、完善监督机制、增强现实可操作性以及提高社会参与度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