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情是人际交往中极其普遍的现象,是人们与外界互动的有效方式。移情首先源自于德国美学,用来研究人与物之间的情感渗透。随后移情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的心理及语言。移情的广泛性及重要性使之成为多领域如心理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等的热门研究对象。中国的语言学家何自然是把移情运用于语用学领域的第一人,并提出了语用移情的概念,语用移情即通过站在交流对方的角度来编码或解码言语信息。何教授主要从语用语言学和社会语用学这两个方面来研究语用移情,这两个方面为当今语用移情的研究树立了里程碑。语用移情作为一个较为新兴的概念却广泛应用于分析人们在各种场合的语言。演讲作为一种交际行为其目的在于用一些语言策略吸引、影响甚至说服观众。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演讲者必须懂得如何在演讲中与观众在观点上求同,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因此,演讲者在演讲中使用语用移情,就必须从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听众的感觉、情感、及意图,同时用适当的语言达到交流的需要。2013年,在习近平3月14日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席后的3月至9月间,其以国家元首身份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出访之旅,访问了亚洲、拉丁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习主席的外交出访的主题是“友谊与合作”。根据中外媒体的报道,这些外访历史意义深刻且成果丰硕。在这次外访之旅中,习主席在俄罗斯、坦桑尼亚、刚果、德班、墨西哥、哈萨克斯坦分别发表了6篇演讲。习主席的演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演讲不仅宣扬了中国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并且通过运用极富其个人特色的语言技巧给主席自身和中国都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与其他演讲者不同的是,习主席用朴实生动的语言拉近观众,与他们达到移情的效果。在习主席的演讲中,我们发现语用移情是形成其独特演讲风格——通俗演讲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实现演讲力的主要因素。本文即是对习主席外访演讲中语用移情分析的一个尝试性研究。基于维索尔伦的顺应性理论,作者指出语用移情是语言选择的结果及语境顺应的过程。顺应论指出,语言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根据内部或外部原因在语言形式或语言策略上作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用移情作为一个有效的语言策略,通过有意识的语言筛选及不断的语境适应,被广泛地运用于习主席的演讲中。在习主席的六篇外访演讲中,语用移情的语言实现主要体现在第一人称的运用及名言、故事的引述上。另外作者也探讨了对语用移情的使用起到巨大影响的内部及外部原因。语用移情的使用其实就是演讲者适应语境相关因素,即适应精神世界、社会世界及物质世界中的一些因素的过程。按照上述观点,本文分为5个部分来展开。第一章是对全文的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都在这部分介绍。第二章是对整个论文的文献综述,汇总了关于移情和语用移情一些概念,对移情和语用移情进行了定义,对移情的发展作了简单的回顾,同时也对现在关于语用移情的研究做了一个概述。第三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对维索尔伦的顺应论作了一个总体的阐述。本章介绍了顺应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顺应论的观点与何教授的语用移情研究十分契合,从而为本文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首先,对习主席的三次外访之旅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展示了其演讲的基础和背景。随后,分析了习主席演讲中语用移情的语言实现及语境适应。习主席演讲中语用移情的语言手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及名言、故事的引用。第一人称单数“我”及第一人称复数“我们”的使用,以及对名言和平民交往故事的引用也充分展现了其移情的效果,也造就了习主席独特的演讲风格。语用移情的语境顺应分析了习主席演讲中语用移情使用的内外部原因。一些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及物质层面的一些语境因素对语用移情的使用影响颇大。第六章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研究意义及本文的缺陷及对后来研究的建议都在本章探讨。总而言之,本文展现了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语用移情,其在造就习主席独特的演讲风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顺应论角度更好地解释了语用移情。通过对语用移情实现形式和产生机制的详细分析,本文将会撩开习主席演讲语用特点的一角,并会对其他演讲者的演讲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