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了解现行宣传策略下人群的艾滋病防护知识、态度及行为(KAP)的状况;2.了解不同水平KAP状况的HIV感染风险及其决定风险高低影响因素,以及总人群和不同传播途径人群的HIV感染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方法在广西自治区艾滋病自愿检测咨询(Voluntary Counseling&Testing,VCT)门诊,包括自治区和鹿寨、灵山、全州3个县CDC的VCT门诊及其管辖下的社区调查点,采用横断面设计开展研究。对前来咨询人员先进行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完成后使用胶体硒法进行HIV抗体检查。问卷调查共设计104个问题,包括社会人口学(8个),艾滋病相关知信行(知识部分14个,信念态度部分13个,高危行为史部分68个)的内容。将被调查者根据HIV抗体的有无分为HIV抗体阳性组和抗体阴性组。以抗体阳性和抗体阴性为因变量,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状况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分析总人群以及异性性行为人群者(Heterosexual behavior,HSB)及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的KAP状况与HIV感染的关系,获得HIV感染与否的关键风险因子,以及影响其风险高低相关因素。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调查1774人,实际分析1767人。平均年龄(36.7±13.6)岁,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89岁。异性性行为人群980人,占55.5%;男男性行为人群787人占44.5%,异性性行为人群与男男性行为人群在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完成全部调查项目的1767人中HIV抗体阳性198人,总感染率11.3%,其中HSB和MSM的感染率分别为7.6%和15.8%,MSM人群的感染率明显高于HSB的感染率。2.总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8%,HSB人群知晓率为79.4%,低于MSM人群的93.9%。艾滋病传播途径类题目回答正确率94.5%,高于对非传播途径题目的正确率81.6%。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对总人群和HSB人群中是HIV感染的高风险因素(AOR分别为2.44和2.11),但不是MSM人群HIV感染的高风险因素。总人群HIV感染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在娱乐场所寻找临时性伴(AOR:2.96,95%CI:1.01-8.69)、男男性行为史(AOR:3.68,95%CI:1.74-7.77)、感觉或知道性伴中有HIV感染者(AOR:2.04,95%CI:1.25-3.34)。对HSB人群,较长的商业性行为史是一项高风险因素(AOR:3.24,95%CI:1.21-8.68)。对MSM人群,在同性性活动中仅扮演女方(AOR:14.30,95%CI:5.77-35.48)或兼做男女双方(AOR:6.64,95%CI:2.79-15.81)都是一项高风险因素,而拥有固定的同性性伴则是一项保护因素(AOR:0.45,95%CI:0.26-0.81)。3.在HSB和MSM人群的态度和观念上,认为性行为时应该使用或愿意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分别占54.9%和96.6%。但在实际性行为时经常或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上述两人群则分别仅为25.1%和84.0%。这说明HBS和MSM人群都有着明显的态度和信念与实际行为的分离的情况。在HSB人群中出现无保护性行为的主要原因为“认为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从而缺乏自我预防意识”(71.4%)和“自己觉得不舒服,不愿意使用安全套”(24.9%);而在MSM人群中出现无保护性行为史的主要原因为“认为性伴很健康不会有艾滋病”(63.6%)和“对方不愿意使用安全套”(37.4%)。4.被调查人群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为通过互联网、公共场所小贴图、广播电视和免费宣传资料的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得分较高,对高艾滋病知晓率的影响从高到低分别为互联网(AOR:5.98,95%CI:3.04-11.77)、公共场所的小贴图(AOR:3.36,95%CI:1.95-5.79),广播电视(AOR:2.44,95%CI:1.60-3.71)和免费宣传资料(AOR:1.70,95%CI:1.13-2.57)。5.对HSB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低艾滋病知识知晓率(PAF:38.4%)和较长的商业性行为史(PAF:3.9%);对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为愿意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工作或学习(PAF:49.7%)、性行为中认为没有必要或不愿意使用安全套(PAF:33.4%)以及不清楚性伴的艾滋病感染情况(PAF:63.5%)。研究结论1.高艾滋病预防知识可以明显降低总人群和HSB人群的HIV感染风险。但是研究的这一发现在MSM人群并不显著。应研究和改变当前针对MSM的宣教策略,使之能更为有效地促进MSM人群降低高危行为。2.调查人群在态度和观念上有较高的对使用安全套的认同,但在实际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则很低。说明态度信念与实际行为也有明显的分离。研究进一步发现,不使用安全套的无保护性行为的原因,在HSB人群主要是:艾滋病离自己很遥远、自己觉得不舒服;在MSM人群主要是:认为性伴没有艾滋病和对方不愿意使用等原因。说明人们对自身可能感染艾滋病的风险意识仍然较低。3.本研究发现的调查人群的各项HIV感染的高风险因素:HSB人群在娱乐场所寻找临时性伴、感觉性伴中有HIV感染者和较长的商业性行为史;MSM人群中仅扮演女方或兼做男女双方等,这些都应成为加强宣传教育重点和实施有效干预的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