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并于90年代传入中国。现如今,它已经广泛应用于众多学科领域的各个阶段。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合作学习则主要用于交际活动的训练。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会话质量,促进正面情感氛围的形成,并且激励学生互相关心。然而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学生参与不平等、角色分配不确定、个别学生主导整个学习过程等(丁桂凤,2005)。
鉴于合作学习的诸多优点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者对合作性英语口语活动进行了例案研究,探索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希望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合作学习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学生对合作学习实施现状的看法;(2)合作学习当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现状;(4)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
本研究持续了四周。作者通过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和反思性总结收集了定量、定性两方面的实验数据,并据此进行了细致全面的分析。
结果表明:
1)总体而言,大多数学生对合作学习持肯定态度,他们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了解、体验并且喜欢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们希望在合作学习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者,可以规划自己的学习。
2)合作学习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由于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有限,经常出现交流中断和过度使用汉语的现象;二是由于对其他小组的研究话题不甚熟悉,加之一些学生较为内向,不善交流,导致课堂小组讨论不充分。
3)当前大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状况基本令人满意。就合作意识而言,学生们比较容易与他人合作或者共同面对挑战,而不大愿意分享自己的情感,害怕丢面子。在合作技能方面,学生们能够很好地接受和欣赏他人的观点和成就,而日常交际中的自发合作行为仍待加强。
4)影响合作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十个:个体责任、组员间的积极互动与合作、合作交流技能、组员的积极参与和讨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任务、合理的小组设置、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老师友好的态度、以及课前充分的准备。
基于以上研究发现,作者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可以提高合作学习效果,例如培养学生的个体责任、促进组员互动与合作、授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等等。
尽管本研究只是基于案例的调研,作者希望它可以引起大学英语教师对合作学习实施细节的注意,对合作活动进行更合理的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