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农村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制约农户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供需不平衡是融资瓶颈的重要表征,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问题是供需不平衡的根源所在。中国农村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如果能充分运用农户之间的社会资本,实现农户、金融机构、非正规金融组织之间的信息畅通,那么因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风险问题就迎刃而解。农村社会结构变迁进程的加速强化了农民的社会流动性,改变了农户之间相互交往的方式等,使得农户社会资本发生分化,是当前中国农村的典型特征。但现有文献却较少关注分化的农户社会资本类型及其对经济主体行为的影响。基于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农户社会资本分化和农户借贷行为变化并存的格局,本文提炼的科学问题聚焦于: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主要探讨两个问题:第一,定义社会资本的类型: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导致农户社会资本分化;第二,地域型社会资本和脱域型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通过经济理性、社会资本与社会偏好三者有机结合,理论分析不同类型社会资本对农户二元借贷行为的影响机理。本文不仅扩充了社会资本理论与农户借贷行为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尤其对于解决农村金融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的总体目标是探讨社会结构变迁背景下农户借贷行为的变化,分析社会资本作用于农户借贷行为的机理。围绕这一目标,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技四要素分析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并分析结构变迁引发了农户网络范围、社会规范与信任准则发生改变,继而使得农户社会资本发生分化,即由原本基于血缘和亲缘关系而形成的封闭性的同质性的地域型社会资本分化为基于新的业缘关系等而构筑的开放性的异质性的高质量的脱域型社会资本类型。根据农户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判断其风险大小是放款人(机构)决定是否发放贷款的基本准则,通过社会资本的信号传递作用,能够传递出农户的风险类型,即社会资本水平较低的农户属于高风险类型农户,反之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属于低风险类型农户。脱域型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农户的还款能力越强,风险较小。通过社会抵押模型,判断农户的还款意愿,脱域型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农户违约成本越高,还款意愿越强。通过利他主义判断,农户地域型社会资本水平越高,其利他主义思想越强,参与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地域型社会资本水平越低,农户参与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的可能性越小。从利己主义出发,利用农户多次重复博弈模型,农户的地域型社会资本越强,其参与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的额度也越大。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的三要素——网络范围、社会规范和信任准则对社会资本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第一是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首先将农户进行分组:有无借贷行为,正规借贷行为和非正规借贷行为,比较每两组间社会资本变量及其他变量的均值差异;其次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地域型社会资本和脱域型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渠道选择的影响,考虑到因社会资本与农户借贷行为之间可能存在反向因果关系以及遗漏变量所带来的内生性问题,运用IV-Probit进行回归,以解决内生性问题带来的回归结果偏差,最后运用小样本和换取其他因变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第二是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实际借贷金额的影响,首先运用OLS模型估计社会资本对农户实际借贷金额的影响,由于仅对农户实际借贷金额这一指标不为缺失值的样本进行回归,样本不满足随机性条件,难免不出现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因此选用Heckman模型分别估计社会资本对农户实际正规借贷金额与实际非正规借贷金额的影响。Tobit模型同样适用于因变量受限问题,最后运用Tobit模型和利用小样本进行Heckman估计,以进行稳健性检验。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以下几点启示:首先,重视社会资本在农户借贷行为中的作用。本文已经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借贷行为具有显著影响,顺应农户社会资本分化规律,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农户借贷行为中的作用。其次,非正规借贷行为依然在农村金融市场上占据较大一杯羹,地域型社会资本能够提高非正规借贷行为可获性,提高金融行为执行效率,充分运用这一作用机制,能够降低农村金融瓶颈问题。然后,正规借贷行为将是农村金融市场上的发展趋势,将地域型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与脱域型社会资本的作用机制运用于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设计更多的符合农户社会资本特征等的金融产品,能够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