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课堂上缺乏真正的互动性已经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中国的语言教学。目前,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I-R-E教学模式(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评价)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流。它是造成学生学习被动性和依赖性的主要原因。通过对I-R-E教学模式的分析,发现有必要创设一个能真正产生交流和互动的语言学习环境。
维果茨基创立了一种强调社会环境作用,以言语互动为中介的社会文化学理论。这为研究通过计算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来提高英语课堂互动性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主要是强调人与机器之间的互动关系。在第三阶段,由于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以及社会语言学理论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发展成以计算机为媒介而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它将成为未来语言教学的重要的革新领域之一。我们要积极研究它的应用以更有效地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计算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本文概括了计算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产生的背景以及理论基础,并且提出了它可以提供一个全新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真正的交流互动可以实现。
在行动研究中,采用了多种方式收集数据。通过对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计算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有以下方面的优势:
(1)学生可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语言输出的质和量都有明显的提高。
(2)交流互动更多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
(3)交流互动更体现真实性。
(4)由于这种交流和互动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感,所以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充满自信。
(5)这种交流互动更加民主,平等。
总之,计算机支持下的合作学习是改善和提高课堂的互动性的一个很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