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第一大干果树种和第七大果树,近年来正成为我国果树中新的发展热点。我国是世界上枣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对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实验试图在传统分类学基础上,借鉴前人经验,选取典型试材,利用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s)技术,尝试进行枣和酸枣种间及种下分类系统划分,探讨用RAPD进行枣品种鉴定和分类的可行性,并对RAPD结果的可靠性予以验证,建立一个严密的标准化反应体系,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我省优良枣树品种的鉴定和分类上,同时进一步借助现代生物技术,为更好的开发利用名优新特枣树品种这一珍贵资源奠定基础。 实验用8个引物,得到100条扩增带,意味着对枣基因组的100个位点进行了检测。由扩增的所有条带可得到所扩增品种的指纹图谱,可以区分这50余种枣和酸枣。有3个品种产生了特有带,可作为重要分子性状用于品种鉴定和早期性状预选。在所检测品种中,除有2对间没有分开外,其他品种都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引物全部区分开。没有区分开的品种,可能是同物易名或来源于同一无性系。另外,试验中表明,只要反应体系标准化,操作规范,其稳定性是有保障的。因此,RAPD技术在枣种质鉴定中是完全可行的。实验用组间连接法构建51个枣品种及类型的遗传关系树状图,由聚类图显示,所有枣类被分为7类,第一人类包含的品种较多,有牛奶脆、蜂蜜罐、小叶枣、鸡蛋枣、清选1号、糖枣、长木枣、锥刺木枣、方木枣、狗头枣、油福水枣、白枣、木条枣、麻子枣、晋枣、耙齿牙枣、核桃纹、大荔小枣、安团,其中包含了绝大多数的陕西品种,又明显分为三组:第一组包括前4种,基本上都是鲜食品种;第二组有清选1号、糖枣、长木枣、锥刺木枣、方木枣,主要是木枣品种群;其余为第三组;第二人类有大荔水枣、酸团枣、清涧脆枣、灵宝大枣、清涧小团枣、赞皇大枣、长红枣;第三人类有绵枣、洛阳珍珠枣、河南灰枣、佳县油枣、中钻枣;第四大类有胎里红、蜂蜜罐、跌牙枣、冬枣、九月青,第五大类有天津快枣、光洋枣、酸木枣;第六人类有吴堡团枣、三变红、二秋枣、北京小枣、苹果枣、陕西龙枣;第七大类有大酸枣和交城俊枣、十月青、雪枣、无核枣。所测试的所有的枣首先聚在一起,然后再和酸枣聚在一起。从聚类图中可以看出品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并鉴定出酸枣和枣的不同品种,结果说明 RAPD不仅可用于枣类品种的鉴定,而且可以用来分析品种(种)间的亲缘关系。枣100个位点的检测,对进一步研究枣的遗传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验得到以下结论: (1)在本实验室中建立了枣的 RAPD扩增体系,并找到适合枣加A提取的方法。 (2)用RAPD方法证明酸枣是大枣的野生近缘种,作为野生种,酸枣有更大的变异性,大枣由酸枣进化而来。 (3)实验用8个引物,得到lin条扩增带;意味着对枣基因组的IO0个位点进行了检测。 (4)将所测的51个枣分为7大类,枣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与地域性有关,也与其他特征有关,如用途、果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