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方法和逻辑研究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y156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它们分别是经济学、历史哲学和思辨哲学,其主题是历史哲学。在这个主题上,《手稿》的总问题是:找到私有财产的本质,再由此基点扩展出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本质。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作为材料,思辨哲学的内容作为世界观背景和方法论指导,共同为主题的论证服务。但是这两者又都蕴含着脱离主题的离心力,原因是马克思主体论述的方法和逻辑不能容纳这两个方面。《手稿》的方法呈现出一种自我反差的的状态。《手稿》主体叙述部分的方法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方法与马克思自发的经验主义方法的结合,黑格尔的辩证法被内化。内化的结果是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疏离,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辩证法不需要前提预设,因为它是从总体出发的,但对于异化逻辑而言,前提预设是必须的;第二,辩证法的任何一个范畴都是从范畴总体和范畴的相互关系中说明的,异化逻辑的前提则是由经验和直觉说明的;第三,辩证法通过概念来解释历史,异化逻辑通过人的活动来解释历史;第四,辩证法以自身作为归宿,异化逻辑以人作为归宿。在《手稿》的纯粹方法论辨析部分,马克思试图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发现新的哲学方法。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与批判对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不对等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逻辑是首先肯定世界总体,然后再否定个体,而马克思的批判没有涉及这个层面;第二,辩证法所讲的绝对精神的本体意义是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层面上来说的,而马克思对之的否定却是从生存论的意义上来说的;第三,辩证法的目的是哲学自身,而马克思的批判却把哲学当成了工具。这种不对等性的原因在于马克思相对于黑格尔哲学观的变化,即由用概念来还原世界总体改变为摒弃思维游戏,回归现实,发现现实的本质以图改变现实。同时,马克思的方法也呈现出一种不稳定的彷徨状态,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一方面对黑格尔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认同,另一方面对其矛盾规律的背离。异化逻辑是马克思关于历史哲学的主体叙述,他以此来解释历史的本质。这个逻辑直接来源于费尔巴哈,但不同的是马克思是从否定形式出发来规定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被扬弃的状态;这个逻辑间接来源于黑格尔,不同的是马克思是在经验和直观中来构建这个逻辑的,并且将这个逻辑当成自身唯一真实的本质。马克思首先由历史的否定形式追溯肯定形式,追述的结果是马克思形成了对人的概念,其内容是人的类本质、实践和人的对象化存在。这也成为《手稿》主体叙述的逻辑起点。其次,马克思试图由历史的否定形式揭示这种否定形式的积极的扬弃方式,但马克思的揭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逻辑缺失。这个缺失具体表现为没有说明历史的否定形式被扬弃的必然性和具体方式。
其他文献
对于音乐学生而言,视唱练耳既是发展其视唱练耳能力的重要课程,更是提高其音乐基础技术的课程。正因为此,视唱练耳对音乐学生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从视听练耳教学中多声思维
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社会公平既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和前提条件,又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在我国构建
心理韧性作为衡量个体成功应对所面临的危机事件的核心概念,自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警察作为同样面临危机事件的特殊群体,对其心理韧性的研究更显现实
为探究连翘酯苷A抑制LPS诱导鸡法氏囊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将40只新生雏鸡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空白组、LPS组、连翘酯苷(30和60 mg·kg-1)治疗组,每组10只。所有鸡正常饲喂至15
《东周列国志》是集中反映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人物事件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当时社会剧烈动荡,朝野礼崩乐坏,然而,作为人类社会得以维持的根本的礼乐制度却"未隳于地"。探寻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高度关注公平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探索和实践。政治公平是毛泽东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要义。毛泽东认为,要实现政治公平,必须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
行会作为中世纪的经济组织之一,主宰城市经济生活前后达数百年之久,在中世纪的经济领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国内史学界对手工业行会研究较多,关于它的形成、作
结合工程实践经验,通过C FD流场分析手段对冷却系统布置分析,冷却系统零部件选型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冷却系统性能匹配试验进行验证。试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模拟冷却系统
目前,部分煤矿提升机系统采用直流全数字直流提升机电控设备,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谐波,对煤矿供电网络产生污染。针对煤矿提升机供电网络的这一问题,采用级联H桥型
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城乡关系的论述并不系统、集中,它多散见于这两位伟人的众多著作之中,蕴藏在马克思主义宏伟的理论体系里。但这些并未掩盖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深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