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对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奶牛的健康与高产对我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近年来抗生素饲料添加剂在牧场中的大量使用引起了动物的耐药性和抗药性,严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并制约我国奶业的进一步发展。蒲公英作为一种药食同源中草药,兼具食用和药用两种特性,在替代抗生素、改善动物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关于蒲公英在荷斯坦奶牛上的研究多集中于围产期健康,缺乏对不同阶段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评估,且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为此,本论文选取泌乳中期和围产期荷斯坦奶牛进行试验,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蒲公英对泌乳中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并筛选最佳添加量,继而基于代谢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探究蒲公英影响奶牛泌乳性能的作用机制;此外,在最佳添加量基础上,通过在围产期添加蒲公英研究其对生产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机体代谢、免疫应激和后代健康等方面,系统解析蒲公英调节奶牛机体健康的详细机制。试验一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1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60头体况相近的健康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根据产奶量(34.29±0.34 kg/d)和泌乳天数(151.72±2.36 d)分成4组,每组15头。蒲公英添加量分别为0、100、200和400 g/d,并对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进行测定。试验期间每周测定产奶量和乳成分,每两周采集血液用于测定血浆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中共含有50种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化合物大多数属于类黄酮、酚酸类、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泌乳中期添加200 g/d蒲公英可显著提高奶牛产奶量(P=0.04)、能量校正乳(P=0.05)和乳糖产量(P=0.05),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SCC,P=0.01),对饲喂效率有提高的趋势(P=0.09)。饲喂200 g/d蒲公英的奶牛其产奶量在前5周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 g/d蒲公英显著增加了血液中葡萄糖、GSH-Px(P=0.05)和SOD(P=0.05)等含量,降低了MDA(P=0.01)含量。以上结果提示,泌乳中期饲喂蒲公英可以显著改善奶牛生产性能,蒲公英最适添加量为每头牛200 g/d。2蒲公英对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影响机制研究在泌乳中期试验基础上,最后一周采集血液和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多样性以及瘤胃液和血浆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每日添加200 g蒲公英可显著增加瘤胃中NH3-N(P=0.03)、乙酸(P=0.04)和丁酸(P=0.05)的含量,总VFA和乙丙比有升高的趋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Chao 1(P=0.0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Sobs(P=0.06)、Ace(P=0.07)存在显著高于对照组的趋势,表明试验组物种多样性更高。此外,从门水平看,降解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厚壁菌门细菌丰度有所提高,其中包含的菌属有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Christensenellaceae_R_7_group、norank_f_F082和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LEf 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共鉴别出47个标志物,其中32个存在于试验组,15个存在于对照组。瘤胃发酵参数与微生物相关性结果表明瘤胃发酵参数与瘤胃液中降解纤维素和淀粉的微生物有关。瘤胃代谢组学共鉴定出3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0个上调,16个下调。差异代谢物富集于以下4个通路:淀粉和蔗糖代谢,磷酸戊糖途径,甘油酯代谢和色氨酸代谢。瘤胃差异微生物和代谢物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乳酸与乳杆菌呈正比,磷酸戊糖途径中的5-磷酸核糖与Ruminococcaceae_NK4A214_group呈正相关,丙酮酸与Dialister呈正相关,色氨酸代谢中的血清素与Dialister呈正相关。微生物KEGG代谢通路预测差异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差异微生物功能基因富集于丙酮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血浆代谢组学共鉴定出23个差异代谢物,其中19个上调,4个下调。差异代谢物富集于氨基酸代谢和糖代谢相关的6个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精氨酸生物合成,苯丙氨酸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上结果提示,蒲公英添加可以通过提高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瘤胃中降解淀粉和纤维素等营养性物质的细菌丰度,增强瘤胃和血液中糖类和氨基酸代谢,进而改善奶牛泌乳性能。试验二蒲公英对围产期荷斯坦奶牛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1蒲公英对围产期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选择30头体况良好的健康荷斯坦奶牛,根据体重(BW,627±12 kg)、体况评分(BCS,3.25±0.08)、胎次(1.15±0.10)和305天产奶量(8827±102k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头。试验组在日粮基础上每天饲喂200 g蒲公英。试验周期从产前4周到产后3周,其中第1周为预饲期。围产后期测定产奶量、常乳和初乳成分,在产前3周、1周、产犊当日、产后1周、3周通过尾静脉采集母牛血液,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产后3周采集瘤胃液测定总VFA、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蒲公英显著降低乳中SCC(P=0.03),有提高奶牛产奶量(P=0.10)和ECM(P=0.09)的趋势,降低乳尿素氮的趋势(P=0.06)。同时,蒲公英添加可以显著降低初乳中SCC(P=0.01),增加乳糖含量(P=0.01)和血液中总蛋白含量,对瘤胃总VFA、乙酸、丙酸丁酸和氨态氮等指标无显著影响。以上结果提示,蒲公英添加对围产期奶牛生产性能有积极效果。2蒲公英对围产期奶牛和新生犊牛健康状况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在围产期试验基础上,试验期间记录奶牛健康状况,在产前3周、1周、产犊当日、产后1周、3周通过尾静脉采集母牛血液,并测定其白细胞数、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水平和产犊当日血液代谢组学,分娩当日测定犊牛出生重并采集血液测定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围产期奶牛的主要疾病为胎衣不下、乳房炎和子宫炎,试验组总患病数量相比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7)。添加蒲公英可显著增加血液中WBC的含量(P=0.03),降低奶牛血液中MDA的含量(P<0.01),显著增加血液中GSH-Px含量(P<0.01),SOD有增加的趋势(P=0.09);试验组血浆中IL-4(P<0.01),IL-10(P<0.01)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NF-α(P<0.0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围产期添加蒲公英可显著提高犊牛初生重(P=0.02),增加血浆中TP(P=0.04)、ALB(P=0.01)、BHBA(P=0.06)和TC(P=0.06)含量,提高SOD(P=0.03)和GSH-Px(P=0.04)等抗氧化酶的活性。此外,母牛分娩当日血浆代谢组共发现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7个上调,2个下调。这些代谢物主要参与三羧酸循环,酪氨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上结果提示,围产期添加蒲公英可以提高奶牛血液中氨基酸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提高母体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环境,进而增加犊牛初生重,提高血液中蛋白合成、能量代谢和抗氧化能力,进而改善后代健康水平。综上所述,蒲公英在荷斯坦奶牛泌乳中期和围产期均可发挥良好作用。泌乳中期每日添加200 g蒲公英可通过提高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瘤胃中分解纤维素和淀粉相关细菌的丰度,影响瘤胃中糖代谢途径,增强血液中抗氧化酶活性、糖类和氨基酸代谢,进而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围产期每日添加200 g蒲公英可通过提高血浆中氨基酸合成与代谢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机体的炎症水平,提高母牛机体健康度;良好的母体健康水平也为胎儿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犊牛免疫水平和出生重。该研究可为蒲公英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为药食同源中草药在奶牛高效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新方向。
其他文献
李锐作为当代文学史上一位思想性较强的作家,以独特的写作姿态,丰富和拓展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样貌。然而,在重视李锐价值的同时,学界对他的研究是较为不足的;特别是近十年来,由于没有新作问世,李锐的评论研究处于一种相对边缘化的态势。过往对李锐作品的探讨,多数集中在叙事、语用、主题等方面,对单一作品的类型化研究较为充分,而相对地缺乏整体性的归纳。事实上,李锐是一位很典型的“观念先行”的作家;以作品的语言和题材
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是金属离子或者金属团簇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结构的多孔材料,拥有组成多样、比表面积高、孔道均一可控、易于修饰等优点,在催化、医药、气体的储存与分离、能源和传感等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MOFs衍生材料(包括MOFs热解产物、MOFs复合材料等)作为MOFs材料的拓展,不但可以继承MOFs的优势,同时也被赋予其他新的功能,极大限度地扩展了MOFs材料的应用,
近年来,有机氟化合物在药物、农业、化学以及材料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氟烷基硫醇基团(SCF2H或者SCF3),能够有效地改变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对药物的开发研究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硫作为现代化学工业中的一种重要天然材料。硫通常以S8形式存在,但在加热条件下,硫-硫键发生均裂形成Sn自由基,这些同素异形体的活性高于S8,可应用于含硫化合物的合成。因此,以硫作为硫源,在有机分子中引入“SCFn(n=
径山,今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唐以来皆属余杭县辖。唐代宗时期,国一禅师法钦开山,此后径山名声逐渐显赫一方。唐僖宗乾符六年(879)改为“乾符镇国院”,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改为“承天禅院”,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改为“能仁禅院”,宋孝宗时期改为“兴圣万寿禅寺”并沿用至明清。径山在宋代便居佛教禅宗“五山十刹”之首,到明代则又为嘉兴藏的刊刻地之一,在佛教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在佛教势力进入之前,
生物柴油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来源广泛、燃烧性能好、可降解、可再生、环保等优点。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酯交换技术生产生物柴油,在生产过程中会生成副产物甘油。随着生物柴油生产规模的快速发展,甘油产量急剧增加,将过剩的甘油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研究的热点。常见的甘油转化路径包括氧化、氢解、脱水、酯化、氧化羰基化、酯交换、聚合等。其中,甘油氧化可以制备二羟基丙酮、甘油醛、甘油酸等重要的化学品。
随着中国当代文学走进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对当代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料、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研究和建设不断深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彰显了中国当代文学的丰硕研究成就。在众多的当代文学研究选题中,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课题一直是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界研究和探索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新路径和新方法,而其中对当代经典作家的研究更是学术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金庸小说经典化是一个非
超声速燃烧冲压式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Scramjet)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核心组件,在国防、航空航天领域具有着十分广泛且重要的应用。基于固体燃料的超燃冲压发动机(solid fuel scramjet,SFSCRJ)因其安全性好、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各国持续深入研究。在SFSCRJ中包含可压缩湍流-壁面-横向射流-激波-颗粒群相互作用的复杂多尺度、多物理耦合可压缩两相流动问题。对
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AD)的重要病原,给全球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但PCV2单独感染的致病力不强,共感染或继发感染或环境应激,可以触发PCVAD。受限于自身基因组大小和编码能力,PCV2复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宿主细胞,因此易引起内质
哺乳动物肠道内存在数量庞大的共生菌群,被称为动物体的“第二基因组”及“最大的分泌器官”。在与宿主漫长的共进化过程中,肠道菌群与机体之间形成了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共生系统,其菌群结构与动物健康息息相关,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全功能体”。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共同维持着肠道稳态,并通过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对宿主生理机能及免疫应答发挥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肠道细菌可通过其分泌因子和代谢产物作用
学位
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一种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皱胃,以吸食血液为生的寄生性线虫。捻转血矛线虫病可导致宿主出现消化系统综合征和贫血症,对宿主的健康以及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虽然广谱驱虫药对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捻转血矛线虫耐药性的日益增强,导致捻转血矛线虫病的防控面临新的挑战。血红素作为多种蛋白质的辅助因子,是绝大多数生命体所必须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