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体现“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的中药制剂“冠心平”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第1周、第4周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用药4周前后患者心电图、中医症状的改善,评估该药治疗AMI的临床疗效。同时检测用药4周前后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lα (6-keto-PGFlα)]、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是否与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相关。方法:1、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案,纳入40例确诊为AMI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痰瘀互阻证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联合“冠心平”,对照组仅予常规西药治疗,疗程4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心电图和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对比疗程结束时两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情况,并检测血脂、内皮功能指标和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2、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描述性统计分析,定性指标以百分率描述;定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描述。两组对比分析,定性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定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结果:1.心绞痛发作情况:两组患者治疗第4周后较治疗第1周后在心绞痛积分、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方面均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2.心电图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70%和65%,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中医症状疗效: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中医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85%,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4.血脂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TC、LDL-C水平均较前显著下降(P<0.01,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TC、LDL-C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G水平有下降趋势,治疗组HDL-C水平略升,对照组HDL-C水平略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G、HDL-C水平无组间差异(P>0.05)。5.内皮功能指标:治疗后,治疗组NO、6-keto-PGF1α水平较前升高、ET、TXB2水平较前降低(P<0.01,P<0.05);对照组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6-keto-PGF1α水平较前上升、ET、TXB2水平较前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O、ET、TXB2、6-keto-PGF1α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6.氧化应激、炎症反应指标:治疗后,治疗组SOD水平较前升高(P<0.05), hs-CRP水平较前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hs-CRP水平较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SOD、hs-CRP水平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体现“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的中药制剂“冠心平”可显著改善AMI患者的中医症状,控制心绞痛的发作,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够调节血脂,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的作用,可显著改善内皮功能障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