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保险业于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内保险业以30%的年均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截至2008年底,保险业总资产达到2.9亿元,实现保费收入7939亿元,其中人寿保险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的69%,达到5455亿元。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2007年,中国保险深度为2.85%。保险密度为532.4元人民币,同期世界平均保险深度为7.5%,保险密度为512美元。在保险业发达的美国,2007年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9.2%和3924美元。这与中国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说明我国保险需求明显不足。
国内外对于人寿保险需求的研究绝大部分是从经济学角度对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这些研究结果来看,影响人寿保险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国民收入,赡养率、受教育程度、宗教、政府的社会保障支出、预期寿命、预期通货膨胀水平、保险价格等。然而到目前为止,仅有少数研究指出文化对人寿保险需求产生的影响,尤其以跨文化角度来分析不同国家需求差异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些研究中,大部分使用一国或多国宏观数据和宏观经济模型进行分析的,却极少从家庭居民角度来研究。本文正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美两国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分析文化对居民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
本文主要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Microsoft Excel2003统计分析工具对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证实了中美居民在购买决策、购买保险的优先次序和对保险功能的认识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通过分析研究表明,中国居民在购买人寿保险时受亲戚朋友的影响较大;在很多中国家庭罩,孩子是家庭购买保险时首选的投保对象,而美国家庭一般会优先为家庭的主要收入者购买人寿保险;与美国人不同,中国居民倾向于把人寿保险作为储蓄和投资的工具,因此单纯作为保障工具的寿险产品在中国并不是很受欢迎。
在某种程度上,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说,论文揭示了一国的文化因素对于居民人寿保险需求的影响,丰富了人寿保险需求领域中对人们的非理性需求的研究。从实践上看,本文指出了因为受中国特有文化的影响,中国居民在寿险需求上表现出的特点,因而在中国经营的人寿保险公司可以根据目标群体的特点设计出更有针对性的产品,采取更有效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