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以来,现代化后进国家的主要追求是通过学习西方,实现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清朝末期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分别是中日两国以西方为仿效对象而实施的改革,而且,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表面相似的学习口号“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这两次改革的结果是,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而明治维新则引领日本走向现代化。本文以这两次改革的领袖性人物张之洞和福泽谕吉的西学思想为切入点,旨在通过对二者西学思想的对比研究,从历史的视角对现代化后进国家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所遇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如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教育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等,以期对如何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启发。
文章首先对文中出现的概念——“西学”、“中体西用”和“和魂洋才”进行了界定。以此为基础,文章分析了张之洞和福泽谕吉西学思想的相同点和差异之处。富国强兵的目标和对“实学”的重视是二者西学思想共性的主要体现。二人西学思想的差异之处也很显著,从教育目的到教育内容,从接受西学的内容到借鉴西学的结果这些方面的不同突出体现了二者的差异。
相对于共性,二者西学思想的差异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正是这些差异最终影响了两国教育现代化进程。这也是文章第三部分的主旨所在:探析二者西学思想差异之原因。经过研究,笔者认为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二者所处社会政治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差异的结果,也和二人的成长经历、社会位置和文化观有密切的联系。另外,笔者还认为二人西学思想面向对象的不同也是造成二人西学思想差异的原因所在。
比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借鉴。论文的最后阐释了此研究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认为现代化后进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首先应抛弃“文明中心论”,正确处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其次应该认识到政治现代化同教育现代化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此基础上,还应认识到:教育思想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先导;教育理论生命力的提升在于其通俗性。